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维度与执行机制

发布时间:2019-02-10 18:34
【摘要】:如何科学、客观地对各类社科成果进行绩效评价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应根据社科研究成果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选择更能体现成果价值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作为指标设计的参照,构建新的包含信息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监督与控制子系统三大模块的分类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构一套以独立的评价执行机构、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和科研成果影响的长期考察为核心的社科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执行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激励效果,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良性发展。
[Abstract]: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achievements of social sciences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t should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which can better reflect the value and quality of the achievements should b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index design, and a new information sub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three modules of executive subsystem an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ub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reconstructs a se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results, which is based o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executive agencies, diversified funding sources and long-term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so as to improve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evaluation.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BFA100079)
【分类号】:C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志强;韩光亭;;基于SSM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婷;崔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现状与趋势[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杜岩岩;李漫红;;2001年英国大学科研水平评估(RAE)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4 苏俊宏;彭渝丽;李高宏;于小宁;;地方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J];科研管理;2009年S1期

5 严书亭;;哲学社科研究成果的特点及评价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少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价值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陈平;李梦虺;;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朱少强;唐林;柯青;;学术评价的元评价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何秀成;庞龙斌;黄梅;;基于影响因子评价的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兼对《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个案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磊,张增荣;关于CAI质量评价中的若干认识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8 董建新;陈贵梧;;问题与反思: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9年00期

9 宋淑敏;马利凯;黄忠华;张杰;;论高校“985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基于吉林大学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年02期

10 万小广;;论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路径[J];国际新闻界;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吴彩丽;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亚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爱群;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姜丽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锐锷,胡安娜;英国高等教育的科研评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郑存库;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周秀娇;激励理论对高校科研量化管理的指导作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冯敏;高校科研创新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5 杨国玉,冯石岗,赵宏;教育创新与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6 杨建梅,顾基发,王丁;系统工程的软化——第二届英—中—日系统方法论国际会议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7 邓毅;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改进成果评奖办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若干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张建华;;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分类实施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10 陈淳;黄宏;杨国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海波;;成果转化与推广:高校社科研究的根本出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挚心;;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社科研究工作[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5期

3 谢海波;;精品:社科研究的追求目标[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6期

4 林凌;;对我国当前社科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南金融;2006年11期

5 刘新跃;;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管理创新中的多重主体耦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我院在省科技厅社科研究类项目上实现立项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邱春林;;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报告[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申绪湘;;立足本土开展产学研 凸显社科研究价值指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Z1期

9 张利群;;高校社科研究依托优势引领学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石凌虚;决策者素质是影响社科研究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制度建设是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的基础[A];全国社科联第十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6年

2 ;社科类社团组织与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五大区别[A];全国社科联第十二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8年

3 ;关于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业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A];全国社科联第十二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8年

4 ;四川省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情况研究报告[A];全国社科联第十一次学会工作会议会议交流材料[C];2007年

5 ;构筑公共平台 培育社团功能[A];全国社科联第十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6年

6 ;突出特色 创新发展——福建省社科联学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A];全国社科联第十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6年

7 ;把握社科研究规律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8 ;出版说明[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9 刘强;;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第七届“陕西改革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代序)[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发挥社科联作用 促进成果转化[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龙兴;市社科联发布2010年社科研究课题[N];芜湖日报;2010年

2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研究员 沈国明;社科研究需要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徐世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12拉美社科研究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嘉禾;检阅高校社科研究成果新变化[N];光明日报;2013年

5 赵吉仁;永昌建立社科研究基地[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6 李立川;加强社科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N];湖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彦;中山哲学社科研究大有可为[N];中山日报;2007年

8 海鹰邋陈冬;我市首次集中推介社科研究成果[N];厦门日报;2008年

9 卓新平;建设好国家级社科研究队伍 形成创新合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记者 尹江勇;地方社科研究机构要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N];河南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2419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19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