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美国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法律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6 13:41
【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发生频率之高,程度之严重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校园暴力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各种对校园暴力的分析和研究也日益增多。作为世界上最早研究校园暴力的国家之一的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校园暴力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对中小学校园暴力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研究,尤其是对其深层因素的探究,以及对预防校园暴力行动的分析,对我们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而作为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欺侮来说,因其具有不等同于暴力的特殊性,而同样具有研究价值。校园欺侮,因其自身具有隐蔽性和不易观察性等特点,这使得其在预防和管理中存在很大的不易操作性。而欺侮行为对青少年来说,会对其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其身心受到伤害,便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长期饱受欺侮的学生,在身心遭到严重压抑和扭曲后,会使其产生厌学、抑郁甚至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而且长此以往,如果施暴者继续这一行为,就很容易使其在成年后对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因此,本研究中强调了校园欺侮的危害,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探索。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将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的范围界定为: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第二部分,对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形式及现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出发分析其成因的深层因素。第三部分,对美国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和欺侮的法律措施进行研究,从具体案例出发,分别从立法和司法角度,详细解读美国为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所作出的努力。第四部分,系统地解析美国在预防校园暴力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整理。第五部分,通过前述分析,对我国目前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现状加以解析,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总结美国的经验教训,为我国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提出有益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雨亭;;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大众科技;2006年03期

2 覃思;;恩施市中学生人际间暴力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3 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振华;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J];湖湘论坛;2005年04期

5 李进忠;;美国校园暴力走向及其治理模式[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11期

6 潘成广;唐启秀;;美国中小学学校冲突的出路[J];教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7 张海燕,刘丽;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8 米切尔·L.耶尔 ,安东尼斯·凯茨亚尼斯 ,王石磊;美国保障校园安全的法律措施[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9期

9 盖笑松;国外校园的反欺侮措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严琦华;关于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攀登;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秦万山;烟台市高职院校校园暴力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邢学慧;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苑珊珊;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病理现象及其治理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霞;长沙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叶小燕;初中校园暴力管理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二平;中美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益琴;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预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7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