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丽君街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考察及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7 05:3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引起了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迁。“单位制”渐渐消失,原来由政府和单位管理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开始逐步放归社会及社区,社区居民是社区参与中最基本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广泛而有效的参与是社区有效治理的基础。因为只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有效的促进社区和谐、健康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参与过程还遇到不少困难和阻碍。因此,探索如何有效的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广西杜林丽君街道的社区居民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开展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等调研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丽君街道在社区治理和居民参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其社区的建设和治理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是走在前列。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采取“选聘结合”、“议行分设”等,并借鉴社区居委会下设工作站的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还有在社区居民参与过程中,参与的内容丰富多彩,采取了多种途径促进居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有效促进社区治理奠定基础。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调研以及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桂林丽君街道的社区居民参与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在参与主体上,还存在着总体参与率偏低,参与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同时,居民多是被动参与,缺乏主动参与的精神。二是在参与客体上,还存在着参与社区事务的范围不够广泛,程度不够深的问题。三是在参与途径上,还存在着参与的渠道不畅的问题。 我们针对问题深刻剖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在主体方面,利益机制的缺失,导致有效动力的不足。居民参与意识的薄弱,使得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参与的条件不足,阻碍了居民的有效参与。二是在客体方面,社区机构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三是在途经方面,社区居民参与制度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社区居民参与的制度不健全,缺乏配套性,给社区居民参与设置了障碍。 在借鉴国外优秀社区居民参与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一方面,使居民利益社区化。只有将参与同其利益相互联系起来,其所支持的行为才具有持久性和和可靠性,才能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另一方面,积累社会资本,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完善居民参与的各项制度,拓宽居民参与渠道。 社区居民的参与在桂林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希望能够以桂林市丽君街道的社区居民参与为例,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参考意见,能够对广西以及全国的社区居民参与有一些积极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6
本文编号:2577098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荣;浅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刘莹,肖志鹏;社区行政: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美国社区行政非政府组织行政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4 陈雅丽;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1期
5 刘娴静;城市社区:治理与重构[J];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11期
6 李婷玉;社区发展与居民参与[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7 刘娴静,邝凤霞;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与路径[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洪武;多中心秩序与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河北学刊;2005年04期
9 褚松燕;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治理危机的化解之道[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577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7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