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儿童“托管课堂”的服务研究 ——以莞城西隅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7 13:27
近年来,学校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实行学生减负政策,中小学生放学时间普遍较早,低年级学生的课后托管成为了一个具有较大市场需求的公共服务。同时,国家积极提倡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丰富社会服务内容,促进社会服务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社区居委会联合社工机构推出了“托管课堂”服务,旨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课后成长环境。但是,目前的“托管课堂”服务在运行方面还处于实验和改良的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除了普遍的人手和经费不足等障碍,本文认为当前的托管服务主要还停留于托管项目本身的实务操作,未能充分利用托管课堂这一形式与载体,发挥出社会工作嵌入社区、嵌入学校、嵌入家庭的最大化功能。社会工作介入“托管课堂”,需要运用专业的视角去明确这些问题的性质与解决方向,才能保证服务在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稳步向前。“托管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社区教育形式,发挥了社区在青少年儿童成长方面的教育功能。项目既然承担了一定的教育功能,就必然涉及到儿童社会化的几大主体,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其它服务组织,这些都是托管课堂项目的重要合作者,也是介入对象。社会生态系统...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托管课堂”项目的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工作机构“托管课堂”项目成效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 田友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1)
[2]关于加强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的建议[J]. 周晓侠.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8)
[3]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治理的对策思考[J]. 余晓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4]治理视角下小学生课后托管的制度设计[J]. 吴开俊,孟卫青. 教育研究. 2015(06)
[5]推进小学托管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 范洋洋,王可心,刘兆延. 亚太教育. 2015(15)
[6]关于社区儿童托管模式构建的探索[J]. 顾丹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7]把“阳光”洒向放学后——破解“三点半后去哪儿”难题[J]. 王楠. 教学与管理. 2014(17)
[8]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公益性儿童托管服务项目之社会生态系统分析[J]. 王宇红,吴迪茵.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9]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J]. 卓彩琴. 江海学刊. 2013(03)
[10]关于对社区有需求家庭实施儿童托管服务的探讨[J]. 张书颖,杨晨. 新东方. 2012(06)
硕士论文
[1]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社工介入对策研究[D]. 朱栋仓.山东大学 2016
[2]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会服务模式研究[D]. 崔萌.山东大学 2016
[3]随迁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高晴.兰州大学 2016
[4]社工机构介入儿童社区教育探究[D]. 吴伟伟.安徽大学 2016
[5]不良亲子关系的个案研究与社会工作介入[D]. 郭艳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6]社区儿童“托管课堂”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周双燕.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7]社工在“四点半学校”中的角色定位、工作方法和功能分析[D]. 宝图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8]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实务探索[D]. 甄洪哲.郑州大学 2014
[9]托管班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的行动研究[D]. 张姣.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0]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过程研究[D]. 于卉.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87216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托管课堂”项目的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工作机构“托管课堂”项目成效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 田友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1)
[2]关于加强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的建议[J]. 周晓侠.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8)
[3]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治理的对策思考[J]. 余晓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4]治理视角下小学生课后托管的制度设计[J]. 吴开俊,孟卫青. 教育研究. 2015(06)
[5]推进小学托管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 范洋洋,王可心,刘兆延. 亚太教育. 2015(15)
[6]关于社区儿童托管模式构建的探索[J]. 顾丹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7]把“阳光”洒向放学后——破解“三点半后去哪儿”难题[J]. 王楠. 教学与管理. 2014(17)
[8]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公益性儿童托管服务项目之社会生态系统分析[J]. 王宇红,吴迪茵.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9]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J]. 卓彩琴. 江海学刊. 2013(03)
[10]关于对社区有需求家庭实施儿童托管服务的探讨[J]. 张书颖,杨晨. 新东方. 2012(06)
硕士论文
[1]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社工介入对策研究[D]. 朱栋仓.山东大学 2016
[2]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会服务模式研究[D]. 崔萌.山东大学 2016
[3]随迁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高晴.兰州大学 2016
[4]社工机构介入儿童社区教育探究[D]. 吴伟伟.安徽大学 2016
[5]不良亲子关系的个案研究与社会工作介入[D]. 郭艳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6]社区儿童“托管课堂”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周双燕.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7]社工在“四点半学校”中的角色定位、工作方法和功能分析[D]. 宝图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8]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实务探索[D]. 甄洪哲.郑州大学 2014
[9]托管班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的行动研究[D]. 张姣.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0]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过程研究[D]. 于卉.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87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8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