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蜂窝式社会”:移民社会结构的形成及其功能——基于对海口府城祠堂、庙宇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7-16 14:25
  为了探寻中国古代移民社会的结构及其功能,通过对海南古代移民社会的首府——府城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之后发现,在府城移民社会形成的过程中曾先后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蜂窝式社会",即"同乡结合型蜂窝"与"同族结合型蜂窝"。前者出现在移民社会形成初期,以移民会馆为中心构建起来;后者则出现在移民社会形成的中后期,以宗祠为中心构建起来。这两种类型的"蜂窝式社会"不仅在结构上极为接近,而且在功能上也具有相似的对内与对外职能。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作为国家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载体较前者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源与合法的权威资源。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二、分析框架
三、移民建构的两种“蜂窝式”社会结构形态
    (一)同乡结合型蜂窝
        1. 同乡结合的具体形态———以移民会馆(宫、庙)为中心
        2. 同乡结合型蜂窝的结构与功能
    (二)同族结合型蜂窝
        1. 同族结合的具体形态———以宗祠为中心
        2. 同族结合型蜂窝的三种类别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构遗产:理解当代宗族复兴的一个新概念——以对海南张氏宗族发展历程考察为基础[J]. 刘仕刚.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1)
[2]明清时期海南琼州府城居宗族的形成及类型[J]. 刘仕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3]“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J]. 张继焦.  思想战线. 2015(03)
[4]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J]. 王日根.  社会科学辑刊. 1994(04)

博士论文
[1]清代民间宗教研究[D]. 梁景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本文编号:3287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87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