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下外来人口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杭州市电商相关从业人员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10-30 21:18
在新就业形态下,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对于推进市民化和社会融合尤为重要。以中国电商之都——杭州市的电子商务及其衍生产业从业人员为观察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呈年轻化和中高学历的趋势,但现代性偏低,地域文化融合度及社会参与度不高。从业者用高强度劳动换来短期相对较高收入,并从整体上支撑着城市便捷的生活,但他们的就业和收入不稳定,传统劳动法规对其工作时长、工伤保障等劳动权益的界定模糊。为缓解新就业形态下社会结构和阶层断裂和固化的矛盾,增强从业者的城市归属感,需格外关注新业态中低端从业人员的住宿环境、社会保障、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等问题。
【文章来源】:人口与社会. 2020,36(04)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待检验假设
(一)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二)待检验的研究假设
三、调查数据基本描述
(一)基本变量描述
1.经济层面
2.文化层面
3.心理层面
(二)变量处理
1.因子分析前的变量相关性检验
2.构造因子变量
3.因子命名与解释
四、回归检验及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分位回归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保制度[J]. 关博.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4)
[2]问题与对策:我国新就业形态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J]. 张成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2)
[3]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多维分析[J]. 朱平利,杨忠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劳动者平等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制约与建议:基于320名“三新”劳动者的典型调研[J]. 关博,朱小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12)
[5]新就业形态:概念、模式与前景[J]. 朱松岭.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03)
[6]新就业形态的类别特征与发展策略[J]. 张成刚. 学习与实践. 2018(03)
[7]超大城市城中村外来人口归属感研究——以深圳上步村为例[J]. 陈凯仁,龙茂乾,李贵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5)
[8]新经济下物流劳工群体的劳动与控制——基于W市宝佳快递点部一线快递员的个案研究[J]. 杨敏,江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05)
[9]“风雨极速人”——北京市快递员生存现状及角色认同研究[J]. 赵莉,刘仕豪.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6)
[10]就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及影响分析[J]. 张成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19)
博士论文
[1]居住隔离视角下的邻里效应研究[D]. 王军鹏.华中科技大学 2018
[2]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D]. 悦中山.西安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研究[D]. 王德栋.中南民族大学 2018
[2]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 罗忆源.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7447
【文章来源】:人口与社会. 2020,36(04)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待检验假设
(一)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二)待检验的研究假设
三、调查数据基本描述
(一)基本变量描述
1.经济层面
2.文化层面
3.心理层面
(二)变量处理
1.因子分析前的变量相关性检验
2.构造因子变量
3.因子命名与解释
四、回归检验及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分位回归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保制度[J]. 关博.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4)
[2]问题与对策:我国新就业形态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J]. 张成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2)
[3]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多维分析[J]. 朱平利,杨忠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劳动者平等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制约与建议:基于320名“三新”劳动者的典型调研[J]. 关博,朱小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12)
[5]新就业形态:概念、模式与前景[J]. 朱松岭.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03)
[6]新就业形态的类别特征与发展策略[J]. 张成刚. 学习与实践. 2018(03)
[7]超大城市城中村外来人口归属感研究——以深圳上步村为例[J]. 陈凯仁,龙茂乾,李贵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5)
[8]新经济下物流劳工群体的劳动与控制——基于W市宝佳快递点部一线快递员的个案研究[J]. 杨敏,江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05)
[9]“风雨极速人”——北京市快递员生存现状及角色认同研究[J]. 赵莉,刘仕豪.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6)
[10]就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及影响分析[J]. 张成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19)
博士论文
[1]居住隔离视角下的邻里效应研究[D]. 王军鹏.华中科技大学 2018
[2]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D]. 悦中山.西安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研究[D]. 王德栋.中南民族大学 2018
[2]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 罗忆源.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7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6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