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男性媒介形象“阴柔化”与社会性别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23:43
  近年来,一些精于粉饰装扮的长相俊美、气质阴柔的男性形象占据荧屏,影视剧作品、综艺节目和短视频平台中的一些男性形象在容貌、服饰、言语行为乃至心理上逐渐“女性化”,举手投足尽显扭捏娇羞之态,社会性别角色范式逐渐模糊,“阴柔之风”盛行。妆容精致、清瘦俊逸的都市花美男受到观众欢迎,同时男性关于自身形象的关注和个体化消费也都有着显著地提升。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形成鲜明对比的男性阴柔化是两性气质的融合,以其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力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并在媒介文化和商业逻辑的合谋下形成一种借由身体符号取代实用价值的“男色”消费趋势。大众审美新元素对性别形象的不同诠释以及女性审美主体的确立使得阴柔化男性媒介形象步入公众视野,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商业利益趋势下加速形成。阴柔化成为当下新生代视野中颇为流行的男性形象,并在娱乐文化中形成一套阴柔化的选星偏好。网络媒介时代,男性媒介形象在新媒体技术承载下逐渐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元、个性化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性别的社会文化属性和“操演性”特征,论证媒介对于社会性别形象的塑造作用,以及媒介对于社会性别意识的生成与再生产,并突出受众在媒介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媒介内容选择和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2章 社会性别的形成与媒介塑造
    2.1 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划分
        2.1.1 性别的二元对立和文化属性
        2.1.2 媒介视线下社会性别的规训性
    2.2 社会性别的“表演”性和媒介的形塑作用
        2.2.1 社会性别的操演性在媒介涵化效果中的体现
        2.2.2 媒介组织垄断下权力的“凝视”
    2.3 媒介话语权力的转向与社会性别阴柔气质的呈现
        2.3.1 媒介受众参与下两性气质的中和
        2.3.2 阴柔化男性形象的媒介呈现
第3章 男性阴柔化媒介形象的成因
    3.1 .媒介利益的驱使
        3.1.1 阴柔化媒介形象的取向需求
        3.1.2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跟从性
    3.2 .消费市场的驱动
        3.2.1 个体化身体消费
        3.2.2 “男色”消费
    3.3 .审美趋势的变化
        3.3.1 社会传播内容的改变
        3.3.2 “女性”凝视及其审美主体的确立
第4章 社会性别认同的形成机制
    4.1 环境变化
        4.1.1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4.1.2 市场变化
    4.2 媒介生态的变化
    4.3 社会性别观念的变化
        4.3.1 审美标准的改变
        4.3.2 社会性别概念的二元到多元转变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鲜肉”现象背后的审美心态与男色消费[J]. 侯李游美,罗佳瑶.  影剧新作. 2018(01)
[2]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50年:溯源·演进·前景[J]. 史安斌,王沛楠.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10)
[3]社会性别:媒介性别形象传播的一个分析范式[J]. 刘坚,彭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暖男与禁欲系:性别话语的时代隐喻和操演意义[J]. 罗晓东,詹志勇.  天府新论. 2017(03)
[5]“男色消费”——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的消费文化探析[J]. 周春发.  文化与传播. 2017(01)
[6]媒介社会化背景下男性形象审美探析[J]. 苑丽娟.  当代电视. 2016(10)
[7]媒介语境下的男性形象构建与传播——以时尚期刊《男人装》为例[J]. 何晶娇.  编辑学刊. 2016(02)
[8]“权力的眼睛”:全景敞视主义视域下的网络围观[J]. 李晓蔚.  国际新闻界. 2015(09)
[9]性别与传播——网络媒体中“被看”的女性形象[J]. 曾长秋,李斌.  兰州学刊. 2015(03)
[10]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 彭兰.  江淮论坛. 2015(01)



本文编号:3551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51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