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的纽带——论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

发布时间:2022-08-02 14:58
  "社会何以可能"是社会学者追问的"本体论"问题。契约论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建造出来的,涂尔干通过对原始宗教和社会分工的考察批判了这一观点,证明了社会的必然性、优先性和自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整合、社会制度为横向维度和以机械团结、有机团结为纵向维度的社会团结理论。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团结理论的起点: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
二、社会整合与社会制度——社会团结理论的横向维度
三、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社会团结理论的纵向维度
四、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追寻神圣社会 纪念爱弥尔·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J]. 渠敬东.  社会. 2017(06)
[2]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J]. 王虎学.  江海学刊. 2015(02)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对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新构建[J]. 渠敬东.  社会学研究. 2014(04)
[4]人造社会还是自然社会——涂尔干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J]. 陈涛.  社会学研究. 2013 (03)
[5]社会的制造与集体表象[J]. 陈涛.  社会. 2012(05)
[6]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思想的比较[J]. 郭忠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7]个人行动的社会制约——评迪尔凯姆关于个人行动、集体表象和社会制度的论述[J]. 刘少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5)
[8]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J]. 肖瑛.  社会. 2008(02)
[9]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论“杜尔克姆主义”的相关理论[J]. 李强.  学术界. 2006(03)
[10]涂尔干:整合社会的集体感情研究[J]. 郭景萍.  学术论坛. 2006(03)



本文编号:3668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68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