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孕妇:女性孕期的身体、社交重构、主体感受与身份感知
发布时间:2022-10-29 15:42
通过对两名城市青年白领孕妇孕产行为实践的自我民族志研究,描述了女性孕期身份认知和主体感受所形成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图景。研究发现:孕妇身份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变化的结果,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在"成为孕妇"的过程中,在医疗、政治和消费主义等外在力量的影响下,孕妇的身体、生活方式、社交互动、人际关系不断重构和调整。而作为主体的女性在这些变化中感知并反思"怀孕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正是在反思当中,孕妇最终完成对身份的自我认同。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研究进展
(一)生命政治与生育现代化:全面制度化的产检行为实践
(二)医疗化控制与孕妇主体性的消解:基于孕妇主体经验的反思与批判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我们”:都市白领青年女性
三、孕中的身体:生理变化、“一体两人”及被医疗化的身体
(一)生物层面的身体:生理性变化与身份意识的生成
(二)一体两人:身份标识的变化与以胎儿为中心的身体
(三)被医疗化的身体:医学产检实践与孕妇身体规训
四、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的孕妇:身份变化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一)一体两人的“双重社交考量”
(二)家庭场域中女性长辈权威的失落与夫妻共同体的强化
1.女性长辈的内生性权威遭受质疑。
2.夫妻与胎儿之间形成“健康共同体”。
(三)医院场域中医孕之间的“指导-合作”型依赖关系
(四)工作场域中的母职惩罚:怀孕后的职场困境
(五)特殊人群:其他公众场域中被弱者化和神化的孕妇
五、作为“人”的孕妇:主体感受与情感
(一)暂时不适的身体与失序的生活
(二)医疗依赖与焦虑情绪中的话语选择
(三)弱者话语下的“身份裹挟”与对“母职神圣”的解构和反思
六、成为孕妇:身体、情感与身份获得
(一)孕妇身份的外部确认:医学与政治上的双重确认
(二)孕妇身份的自我确认:身体、社交重构与自身感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境遇与体验:一个阶层旅行者的自我民族志[J]. 林晓珊.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2]成长的驱动与机会:底层苦难经历的自我民族志[J]. 董海军.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3]主体性的追寻:一个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群体的自我民族志[J]. 杨磊,杨海晨. 体育与科学. 2019(03)
[4]自我民族志:整体人类学的路径反思[J]. 徐新建. 民族研究. 2018(05)
[5]母职初体验:基于自我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的城市女性哺乳实践研究[J]. 许怡,刘亚.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8)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产婆改造[J]. 李洪河.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6)
[7]“正常”分娩:剖腹产场域中的身体、权力与医疗化[J]. 范燕燕,林晓珊. 青年研究. 2014(03)
[8]身体社会学: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J]. 赵方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母职的想象:城市女性的产前检查、身体经验与主体性[J]. 林晓珊. 社会. 2011(05)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女性孕期医疗化的社会建构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7
[2]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D]. 郑鹏.中国农业大学 2014
[3]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D]. 林晓兰.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生育的现代性:1950年代山西省的新法接生与产婆改造[D]. 李晨阳.山西大学 2016
[2]当代中国女性身体的医疗化[D]. 武傲男.山东大学 2016
[3]近十年来都市白领女性休闲需求研究[D]. 韩飞.复旦大学 2013
[4]生育与国家:1950年代中国妇婴卫生运动中的政治、科学与性别[D]. 于文.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796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研究进展
(一)生命政治与生育现代化:全面制度化的产检行为实践
(二)医疗化控制与孕妇主体性的消解:基于孕妇主体经验的反思与批判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我们”:都市白领青年女性
三、孕中的身体:生理变化、“一体两人”及被医疗化的身体
(一)生物层面的身体:生理性变化与身份意识的生成
(二)一体两人:身份标识的变化与以胎儿为中心的身体
(三)被医疗化的身体:医学产检实践与孕妇身体规训
四、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的孕妇:身份变化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一)一体两人的“双重社交考量”
(二)家庭场域中女性长辈权威的失落与夫妻共同体的强化
1.女性长辈的内生性权威遭受质疑。
2.夫妻与胎儿之间形成“健康共同体”。
(三)医院场域中医孕之间的“指导-合作”型依赖关系
(四)工作场域中的母职惩罚:怀孕后的职场困境
(五)特殊人群:其他公众场域中被弱者化和神化的孕妇
五、作为“人”的孕妇:主体感受与情感
(一)暂时不适的身体与失序的生活
(二)医疗依赖与焦虑情绪中的话语选择
(三)弱者话语下的“身份裹挟”与对“母职神圣”的解构和反思
六、成为孕妇:身体、情感与身份获得
(一)孕妇身份的外部确认:医学与政治上的双重确认
(二)孕妇身份的自我确认:身体、社交重构与自身感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境遇与体验:一个阶层旅行者的自我民族志[J]. 林晓珊.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2]成长的驱动与机会:底层苦难经历的自我民族志[J]. 董海军.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3]主体性的追寻:一个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群体的自我民族志[J]. 杨磊,杨海晨. 体育与科学. 2019(03)
[4]自我民族志:整体人类学的路径反思[J]. 徐新建. 民族研究. 2018(05)
[5]母职初体验:基于自我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的城市女性哺乳实践研究[J]. 许怡,刘亚.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8)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产婆改造[J]. 李洪河.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6)
[7]“正常”分娩:剖腹产场域中的身体、权力与医疗化[J]. 范燕燕,林晓珊. 青年研究. 2014(03)
[8]身体社会学: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J]. 赵方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母职的想象:城市女性的产前检查、身体经验与主体性[J]. 林晓珊. 社会. 2011(05)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女性孕期医疗化的社会建构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7
[2]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D]. 郑鹏.中国农业大学 2014
[3]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D]. 林晓兰.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生育的现代性:1950年代山西省的新法接生与产婆改造[D]. 李晨阳.山西大学 2016
[2]当代中国女性身体的医疗化[D]. 武傲男.山东大学 2016
[3]近十年来都市白领女性休闲需求研究[D]. 韩飞.复旦大学 2013
[4]生育与国家:1950年代中国妇婴卫生运动中的政治、科学与性别[D]. 于文.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7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9796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