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08:47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不可否认,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域,人民和政府都需要通过经济的强劲增长最终达到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但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促进人文社会的发展,当我们比较各国和地区发展时,会发现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有时会有较大出入。而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然而,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社会发展水平,普遍产生了疑问,提出:社会的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因此人类不应该只重视实物和货币的增长,还应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考虑,如教育程度、预期寿命、卫生状况等等,这些指标反映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衡量区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人文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贫困县域和谐发展的目标。 本文选取云南省贫困县域的人文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应用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界定贫困县域概念,融入人文社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梳理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支撑条件,通过筛取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指标、构建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方法,探讨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 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总体水平较低和产业结构欠佳的经济发展现状、投资经费不足和和受教育年限教低的教育基础条件、医疗卫生硬件落后和患者看病费用负担过重的健康水平状况都内化为一种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发展的特性,深刻影响着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而现阶段云南省贫困县域处于中等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水平,与全国同期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其中,经济发展处于中下等发展状况、而教育基础和健康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比稍好,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空间分布态势错综复杂。其中,经济条件两端优于中间、教育基础和健康水平中部好于两端。 文章最后在深入探讨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对策,认为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的和谐发展适合选择社会优先发展的模式,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均衡教育基础的发展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发展。 总之,通过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及对策的研究,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研究框架和方法体系,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云南省贫困县域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发展 教育基础 健康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2 基本概念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14-15
- 1.2.1 基本概念内涵14
- 1.2.2 研究范围界定14-15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线路15-18
- 1.3.1 研究目标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3.3 研究线路16-18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8-20
- 1.4.1 研究内容18
- 1.4.2 创新点18-20
- 第2章 贫困县域和谐发展研究评述20-29
- 2.1 贫困地区研究述评20-21
- 2.2 县域发展研究述评21-25
- 2.2.1 增长极理论评述22-23
- 2.2.2 梯度推进理论评述23-24
- 2.2.3 点轴开发理论述评24-25
- 2.3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研究述评25-27
- 2.3.1 人文社会发展研究述评25-27
- 2.3.2 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27
- 2.4 本章小结27-29
- 第3章 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支撑条件评价29-44
- 3.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9-32
- 3.1.1 地势起伏巨大29-30
- 3.1.2 江河溪流众多30-31
- 3.1.3 光热水配套差31-32
- 3.2 自然资源基础条件32-35
- 3.2.1 水土资源组合欠佳32-33
- 3.2.2 森林资源意义重要33-34
- 3.2.3 矿产资源配套良好34-35
- 3.3 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状况35-40
- 3.3.1 历史基础薄弱35
- 3.3.2 总体水平较低35-38
- 3.3.3 产业结构欠佳38-40
- 3.4 贫困县域教育基础特征40-42
- 3.4.1 教育投资经费不足40-41
- 3.4.2 居民受教育年限低41
- 3.4.3 学前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41-42
- 3.5 贫困县域健康水平状况42-43
- 3.5.1 医疗卫生硬件落后42
- 3.5.2 专业医务人员缺乏42
- 3.5.3 看病费用负担过重42-43
- 3.6 小结43-44
- 第4章 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44-63
- 4.1 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方法44-47
- 4.1.1 和谐发展指标体系筛选44-46
- 4.1.2 和谐发展评价方法确定46-47
- 4.2 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状况评价47-56
- 4.2.1 中下等的经济发展水平47-49
- 4.2.2 中上等的教育发展基础49-52
- 4.2.3 中上等的健康发展水平52-54
- 4.2.4 中等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水平54-56
- 4.3 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空间分布56-62
- 4.3.1 经济发展空间分布两端优于中间56-57
- 4.3.2 教育发展空间分布中部好于两端57-58
- 4.3.3 健康发展空间分布中部好于两端58-60
- 4.3.4 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空间错综复杂60-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云南省贫困县域人文和谐发展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63-74
- 5.1 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模式选择63
- 5.1.1 经济发展优先模式63
- 5.1.2 社会发展优先模式63
- 5.2 贫困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对策建议63-73
- 5.2.1 加决县域经济发展对策64-69
- 5.2.2 均衡教育基础发展对策69-71
- 5.2.3 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对策71-73
- 5.3 本章小结73-74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74-76
- 6.1 结论74-75
- 6.2 讨论75-76
- 参考文献76-80
- 附录80-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
本文编号:385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8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