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编制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05-27 10:09
本文关键词: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编制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编制出一份更适合我国肢体残疾儿童的、能够用它来评价肢残儿童目前健康现状以及康复后效果的生存质量量表,并对此量表进行信度、效度以及区分度的分析,为提高肢体残疾儿童的生存质量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提供更加有效的测评工具。研究方法1、条目池形成阶段: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核心小组讨论法(Focus Group Discussion,FGD)对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共性模块和特异性模块的构成领域及方面进行研究探讨;2、初选量表形成阶段:收集专家咨询问卷中专家对条目各结构及语言的修改意见,整理归纳建立数据,通过改良德尔菲法,进行两轮的反复试验,考察各位学者对问卷的评价是否积极、各位学者的意见是否具有集中性、各位专家意见是否协调一致和是否具有权威性,并反复对条目池的结构及语言进行筛选修正,形成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的测定初选量表;3、量表的评价阶段:使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回收肢体残疾儿童数据,运用SPSS17.0对分半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重测信度进行统计分析,运用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运用软件multilog7.03对量表的项目反应理论进行分析,得出量表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形成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的测定终选量表。研究结果1、通过研究设计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量表分为生理功能领域(PHF)、情感功能领域(EMF)、社会功能领域(SOF)、角色功能领域(ROF)、残疾儿童的共性模块(DIS-GM)和肢残儿童的特异性模块(DIS-SME)6个领域维度构成,38个条目。由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将量表按肢体残疾儿童年龄段不同划分为5-7岁和8-16岁两个不同年龄组,并且按照评价方式的不同将量表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按照评分等级将量表分为3级和5级,最终形成了5-7岁肢残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8-16岁肢残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和肢残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家长问卷表3份独立量表。2、协调性、权威性:运用德尔菲法计算得出第二轮专家咨询重要性和准确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8和0.286;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865和0.7800。3、信度: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分半信度0.765,重测信度0.838,克朗巴赫α系数0.909。4、效度: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有较好的效度。(1)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是以两个国内已经较为成熟的量表为基础设计的条目池,内容效度较好;(2)维度相关性较好,生理功能领域(PHF)的相关系数r均在0.649以上;情感功能领域(EMF)相关系数r均在0.545之上;社会功能领域(SOF)4个内容的相关系数r均在0.507之上;角色的功能的部分(ROF)的相关系数r均在0.527以上;残疾儿童共性模块(DIS-GM)10的条目里3个内容的相关系数r都为0.5以上;肢体残疾儿童特异性模块(DIS-SME)4个信息中相关系数r均在0.768以上;(3)结构效度方面,除残疾儿童共性领域比较拟合指数CFI是0.75,,其它各领域的CFI指数均大于0.95,整体模型结果好。5、区分度:区分度方面,各条目ICC曲线分布较为理想,说明条目包含信息量较大,误差较小。6、可行性: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基本稳定在15分钟左右,可行性较高。研究结论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可行性。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可以用于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的评价,为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肢体残疾 儿童 生存质量 项目反应理论 量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3.69;R49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2-13
- 1 引言13-20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3-15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5-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17-18
- 1.5 论文框架18-19
- 1.6 论文的创新点19-20
- 2 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制定20-30
- 2.1 量表制作的原则和编制方法20-21
- 2.2 量表域体系的拟定21-22
- 2.3 条目池的生成22-23
- 2.4 条目筛选23-28
- 2.5 肢体残疾儿童QOL测定量表的形成28-30
- 3 量表的评价30-48
- 3.131
- 3.2 信度分析(Reliability)31-33
- 3.3 效度分析(Validity)33-39
- 3.4 区分度----项目反应理论在量表评价中的应用39-45
- 3.5 残疾儿童QOL家长代评问题45-47
- 3.6 可行性分析47-48
- 4 结论与讨论48-52
- 4.1 研究结论48-50
-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72
- 致谢72-73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73-74
- 个人简介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志峰;王录平;;义务教育满意度量表的构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刘学宗 ,张建,于书彦;关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何海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22期
4 李晓捷;英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特点及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4期
5 蒋小花;沈卓之;张楠楠;廖洪秀;徐海燕;;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编制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9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