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从吉安县永和镇地方文献看士人群体与社区文化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7-29 21:15

  本文关键词:从吉安县永和镇地方文献看士人群体与社区文化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士人群体 永和镇 社会史 区域文化


【摘要】:近年来,社会史研究走向深入,开始与文化史相结合,通过研究群体与社会、群体与文化的互动,,特别是通过发掘群体与文化形式和文化表现方式的内在关系,来展现一个区域社会文化史的变迁过程,力图将文化——这种人类特殊的生存方式,其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不同文化模式说清楚,讲明白。文化,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征,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探讨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模式来找到答案。 永和镇地处江西省吉安县,濒临赣江,交通便利,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章节义”名镇。历史上的永和镇曾因吉州窑瓷器的生产而兴盛一时,经济的发达造成了文化结构的丰富和多样,为永和镇社区的人文鼎盛创造了前提,也为永和镇士人群体参与并主导建构社区文化提供了平台和对象。 宋元时期,永和镇士群随着思想史的转向和所具有的地处理学传播腹地的文化优势,其与区域内各种文化因素的互动开始活跃。通过士人之间的交游记文、士人参与诸如佛、道等的多样基层文化空间,修建书院对社区进行基于“儒礼”的教化,乃至将地方民间信仰上升为国家正祀的努力,都说明了士群在基层文化空间中的活跃与积极。明清以后,随着永和镇经济地位的下降和文化的衰落,以及士群身份的变化,士绅开始着手镇志的编纂和地方胜景的宣扬,以增强自身文化自豪感和社区知名度。与此同时,书院的多次重修以及士绅之间频繁的交游记文乃至宗族建设的努力,成为永和镇士绅构建社区文化的主要途径,而士绅对于文化衰落后的补救措施也成为永和镇士人建构社区文化的绝唱。 本文便是以思想史变迁为背景,通过考察永和镇社区社会文化史变迁过程,来展现基层群体所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模式,从而为解读区域社会文化尝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模式。
【关键词】:士人群体 永和镇 社会史 区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3
  • 第一节 选题缘起6-8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8-11
  • 一、 宋至清代思想史研究8-9
  • 二、 社区研究9
  • 三、 士绅与士群9-10
  • 四、 吉安地区士绅与社会文化研究10-11
  • 第三节 相关资料与论文架构11-13
  • 第二章 永和镇概况与社会文化背景13-27
  • 第一节 永和镇概况13-19
  • 一、 地理环境与行政沿革13-15
  • 二、 吉州窑与永和镇15-19
  • 第二节 吉安地区社会文化背景19-27
  • 一、 思想史变迁与区域文化概况19-23
  • 二、 士人群体与基层文化空间23-27
  • 第三章 宋元时期士人群体与多元社区文化27-50
  • 第一节 多元的社区文化结构27-37
  • 一、 士、僧、道与文化建构27-34
  • 二、 人文鼎盛与文化感提升34-37
  • 第二节 儒学传承背景下的文化表现方式37-46
  • 一、 文化平台与文字表达37-42
  • 二、 士人交往与文化感提升42-46
  • 第三节 理学传承与凤冈书院46-50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士绅重兴地方文化的努力50-68
  • 第一节 明代士绅的文化创造与秩序重建50-62
  • 一、 胜景的宣扬与镇志的编纂50-56
  • 二、 儒佛关系与文化秩序重建56-58
  • 三、 士绅交游与儒文化创造58-60
  • 四、 书院的重修与地方教化60-62
  • 第二节 宗族建设与文化补救62-68
  • 一、 宗族建设与士绅群体62-64
  • 二、 文化衰落与士绅努力64-68
  •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78
  • 附录 1:区域外士绅记文信息74-76
  • 附录 2:社区内部士绅记文信息76-78
  • 致谢78-80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刚;;唐代乡村基层组织及其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何忠礼;论宋学的产生和衰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衷海燕;;江右王学的学术传承与地方宗族的乡村实践——以明代中后期安福邹守益家族为例[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4期

4 衷海燕;明代中叶乡约与社区治理——吉安府乡约的个案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关于精英群体研究的回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容敬臻;;浅谈吉州窑的兴废时间[J];景德镇陶瓷;1982年03期

7 衷海燕;乡绅、地方教育组织与公共事务——以明清江西吉安府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8 衷海燕;宋元时期书院与理学的发展——以江西吉安府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余家栋,陈定荣;吉州窑遗址发掘报告[J];江西历史文物;1982年03期

10 陈寅恪;;论韩愈[J];历史研究;195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战秀梅;北宋士大夫地方教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91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91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