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人员的平等就业权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9:01
本文关键词:刑满释放人员的平等就业权探究
【摘要】:本文以刑满释放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选择该群体的平等就业权为观察点,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歧视的原因和保护其平等就业权的理据,提出平等就业权保护的对策性建议,希冀从微观角度对中国人权事业推进有所裨益。 全文除引论外,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现状。界定了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的定义,梳理了国际、国内法保护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基本概况及我国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现状。 第二部分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无法顺利实现的原因:现有法律制度对刑满释放人员就业限制不完全合理;社会整体缺乏非歧视的文化环境;刑满释放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监狱技能培训存在的缺陷,就业心态复杂等。 第三部分探讨保护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的正当性根据,主要借鉴劳动与人的社会性理论、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法律的平等价值理论,,说明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平等保护是现代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四部分展示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域外经验和国内做法。详细介绍美国、英国、日本、我国台湾对这类群体就业权的保障制度。梳理当前我国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方面的传统措施和新近做法,分析各自利弊。 第五部分着力考察当下保护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可行性措施。包括制定《出狱人保护法》、加强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社区服务等。希望从制度、政府、大众等多维度关爱刑满释放人员,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关键词】:刑释人员 就业权 平等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7;C913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的概述13-19
- (一)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的定义13-14
- (二) 保障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14-18
- (三) 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状况18-19
- 二、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无法顺利实现的原因19-25
- (一) 制度原因19-22
- (二) 刑释人员自身原因22-25
- 三、 保护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权的正当性根据25-27
- (一) 劳动与人的社会性理论25-26
- (二) 社会正义理论26-27
- (三) 法律的平等价值27
- 四、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域外经验和现行做法27-34
- (一) 域外对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保障的做法27-29
- (二) 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目前的就业途径及方法29-30
- (三)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途径的新拓展30-34
- 五、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保障的进一步思考34-37
- (一) 制定《出狱人保护法》34-35
- (二) 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35
- (三) 建立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机构35-36
- (四) 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36-37
- 附录:访谈实录37-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慧连;;论罪犯的劳动权[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天玉;;就业权:理论、制度与类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成志刚;杨平;;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申柳华;论出狱人的社会保护——前科消灭与出狱人的社会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潘开元;李仲林;;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在押累犯犯罪原因及矫正对策[J];中国司法;2006年04期
6 靳琳琳;;浅谈出狱人保护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7 汪孟才;;服刑人员谋职意向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8 陈靖宇;;如何帮助刑满释放及解除劳教人员回归社会[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9 王志强;;论刑满释放人员社会处遇的法律调整机制——预防重新犯罪法治化的再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王志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状态的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758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5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