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接触中的印象管理与沟通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7-08-30 18:36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接触中的印象管理与沟通有效性
【摘要】:目前跨文化研究领域对于印象管理和沟通有效性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群体,在了解其跨文化接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跨文化接触过程中印象管理与沟通有效性的关系以及跨文化接触对印象管理、沟通有效性的影响。首先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2名受访者进行访谈,了解大学生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和对跨文化有效性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编制出信效度良好的跨文化印象管理问卷和跨文化沟通有效性问卷。自编跨文化印象管理问卷含四种印象管理策略:关注对方、积极解释、身份监察、示好贴近;自编跨文化沟通有效性问卷包含两个因子:显见有效性和非言语理解。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施测,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目前大学生的整体跨文化接触较少,接触处于较浅水平;2)在跨文化接触中会使用各种印象管理策略,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整体良好;3)跨文化印象管理对跨文化沟通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不同性别和是否具有出国经验,在跨文化印象管理各种策略和跨文化沟通有效性各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5)不同专业在部分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6)年龄、学历等不存在显著差异;7)整体而言,跨文化接触越多越深,使用印象管理策略水平越高、跨文化沟通有效性越好。
【关键词】:跨文化接触 印象管理 沟通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2-32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跨文化接触14-16
- 1.3 印象管理16-25
- 1.3.1 印象管理的概念16-18
- 1.3.2 印象管理策略及测量18-21
- 1.3.3 印象管理策略的影响因素及应用21-22
- 1.3.4 跨文化印象管理研究和印象管理的跨文化研究22-25
- 1.4 跨文化沟通有效性25-32
- 1.4.1 跨文化沟通25-26
- 1.4.2 跨文化沟通有效性及其测量26-30
- 1.4.3 跨文化沟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30-32
-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32-33
- 第三部分 访谈研究33-48
- 3.1 访谈方法33-34
- 3.2 访谈对象34
- 3.3 访谈程序34-37
- 3.4 访谈结果37-48
- 3.4.1 跨文化印象管理37-46
- 3.4.2 跨文化沟通有效性46-48
- 第四部分 跨文化印象管理与跨文化沟通有效性问卷的编制48-62
- 4.1 问卷结构49
- 4.2 施测程序49-50
- 4.3 被试信息50-51
- 4.4 测试结果51-62
- 4.4.1 跨文化印象管理51-58
- 4.4.2 跨文化沟通有效性58-62
- 第五部分 大学生跨文化接触现状、跨文化印象管理及跨文化沟通有效性62-75
- 5.1 大学生跨文化接触现状分析63-65
- 5.2 跨文化印象管理和跨文化沟通有效性的总体特点65-66
- 5.3 跨文化印象管理和跨文化沟通有效性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66-68
- 5.4 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性检验68-70
- 5.4.1 性别差异68
- 5.4.2 出国经验差异68-70
- 5.4.3 年龄、学历、专业差异70
- 5.5 跨文化接触对跨文化印象管理和跨文化沟通有效性的影响70-75
- 5.5.1 接触历史72
- 5.5.2 总共接触到的外国人数72-73
- 5.5.3 经常接触的外国人数73-74
- 5.5.4 与外国人的关系74-75
- 第六部分 讨论与结论75-82
- 6.1 对访谈的讨论75-76
- 6.2 对大学生跨文化接触现状的讨论76-77
- 6.3 对跨文化印象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的整体状况及关系的讨论77-78
- 6.4 对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性的讨论78-79
- 6.5 对跨文化接触对印象管理和沟通有效性影响的讨论79
- 6.6 本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79-80
- 6.7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92
- 附录92-101
-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92-93
- 附录2 访谈提纲93-94
- 附录3 受访者信息登记表94-95
- 附录4 跨文化印象管理预备测试题目及初始编码95-97
- 附录5 跨文化有效性预备测试题目及初始编码97-98
- 附录6 关于跨文化沟通的调查98-101
- 致谢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先进,贾燕梅;民族、群体中心主义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繁;;留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吴荣生;张雪良;葛进平;章洁;;浙江农村青少年大众文化接触与影响实证研究及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吴显英;;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7年02期
5 谢苑苑;;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策略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基于对在杭州日本留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黄中祥;哈萨克语中的汉语词——兼谈文化接触和双语现象[J];满语研究;2002年01期
7 蒲婧新;;语用失误现象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李建华;钟玲;叶湘;;语言的文化接触及其后果——基于汉语与外语关系调查问卷的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陆全;;词汇与跨文化交际[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6期
10 黄永红;;跨文化适应理论的逆向性研究[J];外语学刊;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760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6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