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4:28

  本文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心理健康


【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外资大量涌入,生产初级产品的工厂如雨后之春笋,由此需要大量初级劳动力从事生产,而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却存在数以亿计的富余劳动力。这就为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客观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加速向外流动的态势,大量尚未成年的儿童被留了在家中,由此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并且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数还正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这已成为普遍的一种社会问题。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已有超过2000万人的农村留守儿童。虽然有些留守儿童的发展还算较为正常,但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存在太多太多的问题,并且有些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这应当引起学界、社会特别是政府的高度关注。笔者曾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的乡镇学校任教十二年,亲眼目睹了留守儿童们的各种变化,他们不仅在身、心两个方面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而且还表现在学习成绩不佳、心理不健康、缺乏安全感等等,从而导致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上课迟到、缺席,常常打架、斗殴,吸烟、酗酒,辍学,他们的行为习惯已发生了极大的偏差,更让人痛心的是有些留守儿童受到伤害,有些更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这些孩子,同样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若不能及时妥善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二十年后,这批孩子必然影响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必将导致我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损害。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体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生活特点。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留守儿童的一些相关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教育产生的利与弊入手,具体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本文研究的思路是在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别从制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总结归纳。 本文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用对特定地区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采用了深入贫困地区对留守儿童进行随机的个别访谈、集体访谈、一些典型个案的追踪、对一些贫困地区学校最近十多年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调查问卷等。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再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进行对比,提出笔者自己一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以及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一些困难:1.设计切合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调查实际的问卷;2.确定调查的对象等。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存在一些普遍且严重的问题:留守儿童大都性格内向、不喜与人交往;学习懒散、成绩较差;沾染不良习气、行为出现偏差;个别儿童受到了伤害,有些触犯了刑律。由此笔者得到启示: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问题,它更是政府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通过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几点加强与改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指出强化国家的监督管理以及家庭教育要并行不悖。最后的结论就是:1.必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2.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认真严格的重视这个问题,通过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来改变留守儿童可怜的现状;3.加强立法来保证留守儿童基本权益;4.加强学校的监管力度;5.父母亲也要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有这几个方面共同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1. 绪论12-21
  • 1.1 背景12-13
  • 1.2 留守儿童的概念13-15
  • 1.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5-18
  • 1.3.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度大15
  • 1.3.2 城乡壁垒15-16
  • 1.3.3 安全问题16-18
  • 1.4 本文研究的目标、价值18-19
  • 1.4.1 研究目标18
  • 1.4.2 课题研究的价值18-19
  • 1.5 课题的界定19-21
  •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农村教育的冲击21-26
  •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农村教育的正面影响21-22
  •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农村教育的负面影响22-26
  • 2.2.1 监护人教育能力较低,监护不力22-23
  • 2.2.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23-25
  • 2.2.3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25
  • 2.2.4 来自儿童家长的负面影响25-26
  •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影响农村教育的因素26-30
  • 3.1 贫困地区学校师资水平低下26-27
  • 3.2 贫困地区学校师资年龄老化27
  • 3.3 教师流失严重27-28
  • 3.4 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28-29
  • 3.5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29-30
  • 4.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方案设计30-35
  • 4.1 研究的假设和理论依据30-31
  • 4.1.1 研究假设30
  • 4.1.2 研究的理论依据30-31
  • 4.2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31-32
  • 4.3 研究方法设计32
  • 4.4 研究保障32
  • 4.5 研究的阶段设计32-34
  • 4.6 研究成果34
  • 4.7 本研究的预测结论34-35
  • 5. 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35-45
  • 5.1 外部因素36-38
  • 5.1.1 生活条件恶劣36-37
  • 5.1.2 社会关注不够37-38
  • 5.2 儿童自身因素38-45
  • 5.2.1 严重亲情饥渴38-39
  • 5.2.2 心理问题,成绩较差39-41
  • 5.2.3 封闭心理和情感世界问题41-42
  • 5.2.4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常发生意外伤害42
  • 5.2.5 行为习惯较差42-45
  • 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45-51
  • 6.1 现行制度约束45-46
  • 6.2 家庭教育缺失46-47
  • 6.3 学校教育失位47-49
  • 6.3.1 单一的分数评价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48
  • 6.3.2 教师教育不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48-49
  • 6.4 社会支持不足49-51
  • 7. 加强与改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与建议51-57
  • 7.1 加强国家的监督与管理51-55
  • 7.1.1 改革相关制度51-52
  • 7.1.2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52-54
  • 7.1.3 完善推广代理家长制54
  • 7.1.4 加强立法54-55
  • 7.1.5 增加政府投入55
  • 7.2 加强家庭教育功能55-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64
  • 后记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云;;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杨颖秀;;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十年演进及重大转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王智超;;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康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成彦;;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情感与社会适应状况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4期

7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8 张晓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9 罗琴;胡桂锬;;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10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769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69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