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女性发展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8:30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女性发展的叙事研究
【摘要】:个体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和政府一直重视的教育类型,它虽然有别于普通教育,但是在我们必须肯定职业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农村女性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但这一重要的群体却无法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出现为这一群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让她们在社会竞争中获得较高的自我认同感和独立性,改善她们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理想与现实发展的冲突,人们开始质疑中等职业教育对个体的价值,导致职业教育无法发挥它对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笔者发现我国现有的对农村女性教育问题的研究众多,但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女性关系的研究。同时研究方法也多采用量化研究或是理论研究,缺少质性研究。然而探讨职业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就必须从受教育者主体出发,叙述受教育者的人生经历,以他们的亲身感受为出发点。因此,本研究运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对三位不同年代的农村女性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访谈,以她们生活经历为基本,阐明职业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意义。同时,深层次剖析接受职业教育女性面临的困惑,从而以受教育者视角反思职业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从女性主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等多个方面,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确立研究选题,也为后面分析叙事素材奠定理论背景。同时,明确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后面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章深层次探讨职业教育对农村女性的积极意义。本章主要从人力资本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分析职业教育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促进了女性人力资本的开发,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对女性个体来说接受职业教育可以提升社会地位,有利于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建立积极心态。 第三章分别从三位女性在校和毕业后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不同时代女性在接受职业教育后不同的生活经历,总结她们生活经历的共同点,阐述职业教育对她们生活状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帮助女性建立了自我认同感,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凭和学历,职业教育学历让她们在毕业后的个人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在对三位女性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职业教育的学历背景影响着她们家庭生活、子女教育以及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呈现三位女性的生活经历时,笔者加深了对职业教育体系乃至社会教育体制的分析,为后来职业教育的反思奠定基础。 第四章是基于上一章内容而总结的困惑,这一章这里就体现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这一部分会呈现职业教育文凭给这三位女性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并从社会大背景分析造成这些困扰的原因,基于过她们的困扰反思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是本研究的研究结论,经过理论分析、素材分析,本研究在肯定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时代对农村女性都有积极意义的基础上,从当今整个社会层面,反思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只是职业教育系统的职责,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社会整个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提升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农村女性 人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G718.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0-12
- 1.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8
- 1.2.1 关于女性主义理论与职业教育的研究12-13
- 1.2.2 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13-14
- 1.2.3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14-15
- 1.2.4 关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研究15-18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8-19
- 1.3.1 研究思路18-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4 核心概念界定19-20
- 1.4.1 中等职业教育19-20
- 1.4.2 农村女性20
- 1.5 创新与不足20-22
- 第2章 职业教育对农村女性发展的意义22-26
- 2.1 职业教育有助于开发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22-23
- 2.1.1 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女性的就业能力22-23
- 2.1.2 职业教育帮助女性获得自我认同感23
- 2.2 职业教育为个体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23-24
- 2.3 职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农村女性的生活质量24-26
- 2.3.1 职业教育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25
- 2.3.2 职业教育帮助女性建立积极心态25-26
- 第3章 职业教育与农村女性发展的个案叙事26-46
- 3.1 研究对象的确定及研究资料的获取26-27
- 3.1.1 研究对象的确定26-27
- 3.1.2 研究资料的获取27
- 3.2 职业教育与农村女性自我认同27-33
- 3.2.1 自我认同感的建立28-31
- 3.2.2 自我认同感的挫败31-33
- 3.3 职业教育与女性的职业生涯33-41
- 3.3.1 困难重重的职业变动之路34-39
- 3.3.2 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39-41
- 3.4 职业教育与农村女性的家庭生活41-46
- 3.4.1 夫妻生活和子女教育42-44
- 3.4.2 学历对婚姻选择的限制44-46
- 第4章 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女性面临的困惑46-52
- 4.1 职业晋升机会少46-50
- 4.2 付出和收入差距较大50
- 4.3 接受职业培训机会少,继续学历难以得到认同50-52
- 第5章 结论52-56
- 5.1 职业教育对农村女性自身发展拥有积极意义52-53
- 5.2 完善我国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53-54
- 5.3 创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54-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2
- 致谢62-64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巍;;传统教育观的女性主义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2 罗凯;周黎安;;子女出生顺序和性别差异对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一个基于家庭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3 石锦芸;从人力资本理论看职业教育中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曾宪章;人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朱其训;;职业教育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苏高教;2009年06期
6 高翔,蒋喜锋;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女性教育历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年06期
7 项贤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欧阳河;;试论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3年01期
9 赵映霞;;人力资本积累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顾相伟;;论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探索;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771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7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