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劳动力外流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及心理健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1:16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外流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及心理健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力外流 家庭养老 心理健康 老年人 农村


【摘要】:随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外流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代际支持行为以及子女内部之间的代际支持分工模式,使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及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和健全,家庭养老仍然在农村老人养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展开劳动力外流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及心理健康研究。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安徽省巢湖市农村地区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的嵌套结构数据,分别从老人和子女角度构建回归模型,从战略视角分析农村老人家庭养老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以下几点: (1)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基本符合合作群体模式。整个家庭会寻找一种最优战略组合从而达到家庭福利最大化,家庭成员之间会寻求一种“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方式进行资源交换,,其表现为外出子女会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来换取本村子女提供更多的生活帮助; (2)代际交换过程中老年人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子女向父母提供支持的能力依赖于父母早先提供的资源,老年人的个体特征会显著的影响到子女对老人提供和获得的代际支持情况,并且发现子女为老人提供支持是基于老人的需求情况,而老人为子女提供支持是基于自身的能力; (3)留守孙子女改变了老年人和成年子女之间的代际交换方式及老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从照顾孙子女中得到了更多的满足感并因此获得了更多来自于成年子女的经济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提升作用; (4)居住安排通过代际支持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主要表现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最低,仅和孙子女同住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三代同住的居住方式并不能显著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总之,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战略视角分别从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展开劳动力外流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及心理健康的研究,明确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状况,并提出完善中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受国家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BRK010)
【关键词】:劳动力外流 家庭养老 心理健康 老年人 农村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9.6;C91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概念界定10-11
  • 1.2.1 家庭养老和代际支持10-11
  • 1.2.2 劳动力外流11
  • 1.2.3 健康11
  • 1.3 研究目标11-12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12-14
  • 1.4.1 研究框架12-13
  • 1.4.2 研究内容13-14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14-19
  • 2.1 国外代际支持理论14-15
  • 2.2 国内代际支持理论15-17
  • 2.3 劳动力迁移的对代际支持影响的相关研究17-19
  • 3 数据和方法19-26
  • 3.1 数据19-21
  • 3.1.1 调查地的概况19-20
  • 3.1.2 数据的选取20-21
  • 3.2 研究方法21-24
  • 3.2.1 多层线性模型基本原理和选择依据21-24
  • 3.2.2 分析软件24
  • 3.3 代际支持与健康状况的描绘24-26
  • 4 劳动力外流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研究26-46
  • 4.1 研究设计26-32
  • 4.1.1 研究框架和研究目标26-27
  • 4.1.2 研究假设27-28
  • 4.1.3 研究方法28-29
  • 4.1.4 变量测量29-32
  • 4.2 以老人为对象的家庭养老分析32-37
  • 4.2.1 老年人经济支持回归分析32-34
  • 4.2.2 老年人日常照料回归析34-35
  • 4.2.3 老年人情感支持回归分析35-37
  • 4.3 以子女为对象的家庭养老分析37-43
  • 4.3.1 子女经济支持回归分析37-38
  • 4.3.2 子女日常照料回归分析38-42
  • 4.3.3 子女情感支持回归分析42-43
  • 4.4 本章小结43-46
  • 5 劳动力外流下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研究46-53
  • 5.1 研究设计46-48
  • 5.1.1 研究框架和研究目标46-47
  • 5.1.2 研究假设47
  • 5.1.3 变量测量47-48
  • 5.2 不同居住安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48-49
  • 5.3 各项代际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49-51
  • 5.4 居住安排和代际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共同影响51
  • 5.5 本章小结51-53
  • 6 结论及展望53-56
  • 6.1 主要结论53-54
  • 6.2 政策建议54
  • 6.3 论文进一步工作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吴帆;;第二次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中国家庭变迁及政策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袁霓;;家庭迁移决策分析——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J];人口与经济;2008年06期

5 熊跃;需要理论及其在老人照顾领域中的应用[J];人口学刊;1998年05期

6 张新梅;家庭养老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假设推导[J];人口学刊;1999年01期

7 宋璐;李树茁;;劳动力外流下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研究[J];人口学刊;2008年03期

8 左冬梅;李树茁;宋璐;;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年01期

9 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2000年05期

10 杜娟,杜夏;乡城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J];人口研究;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860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60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