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小组工作计划书
发布时间:2017-09-30 08:38
本文关键词:城市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小组工作计划书
【摘要】:1980年,我国开始主要针对汉族人口推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使中国家庭,特别是城市中的大多数家庭形成了独生子女的生育事实。虽然,2013年国家微调了生育政策但是事实已然形成。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单一、成员之间互动频率过高以及住房格局的高层独居化带来的邻里交往的减少,给城市儿童独生子女的成长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他们交往方面出现一定的障碍。 本文主要是针对城市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设计的小组活动计划书。根据这一主线,笔者将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是绪论,阐述了项目的背景、内容、意义。 第二部分:第2章是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研究独生子女文献的基本情况、国内针对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的研究和小组工作的应用研究。 第三部分:第3章到第4章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所在。首先,第3章将小组工作的概念、原则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分析了小组工作介入城市儿童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的契合性,同时本章也可看作是对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的问题评估,对于小组活动目标的订立有一定指向性;第四章阐述了项目的理论架构、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员工的分工情况、小组的主题和目标、小组的特征、小组活动的具体安排、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计划和经费预算,其中着重对小组活动的具体安排进行了描述。 第四部分:第5章是对小组活动的评估和反思。在反思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小组领导技巧的使用和小组活动的不足。在评估中,针对项目中组员的参与度、工作人员的工作投入度、项目方案的执行度、资金的合理使用度等,笔者设计了问卷并辅之以活动记录和访谈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独生子女 人际交往 小组工作 计划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一、绪论9-13
- (一) 项目背景9-10
- (二) 项目内容10-11
- 1. 相关概念界定10-11
- 2. 项目具体内容11
- (三) 项目意义11-13
- 1. 实际意义11-12
- 2. 理论意义12-13
- 二、文献综述13-19
- (一) 国内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本情况13-14
- (二) 国内关于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14-17
- 1. 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的能力分析14-15
- 2. 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障碍研究15-17
- 3. 独生子女人际关系障碍的策略研究17
- (三) 小组工作的应用研究17-19
- 三、小组工作与城市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的连接点19-25
- (一) 小组工作19-21
- 1. 小组工作的概念19
- 2. 小组工作的原则19-21
- (二) 城市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21-22
- 1. 交往范围、交往对象有限21
- 2. 交往中过于关注自我21-22
- 3. 交往中易情绪化22
- (三) 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的连接点22-25
- 1. 可行性22-23
- 2. 适用性23-25
- 四、项目设计25-40
- (一) 理论架构25-27
- 1. 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25-26
- 2. 小组动力学26
- 3. 社会学习理论26-27
- (二) 服务对象的情况分析27
- (三) 工作人员分工情况27-28
- (四) 小组主题和目标28-29
- 1. 小组主题28
- 2. 小组目标28-29
- (五) 小组特征29
- 1. 小组性质(类型)29
- 2. 活动时间29
- 3. 活动地点次数29
- (六) 具体活动安排29-37
- 1. 第一次活动:相逢是首歌29-31
- 2. 第二次活动:我们是朋友31-33
- 3. 第三次活动:信任之旅33-34
- 4. 第四次活动:默契大比拼34-36
- 5. 第五次活动:友谊天长地久36-37
- (七) 活动开展过程中预料到的问题和应变计划37-39
- 1. 组员方面37-38
- 2. 工作人员方面38
- 3. 机构方面38
- 4. 其他方面38-39
- (八) 经费预算39-40
- 五、项目评估及反思40-42
- (一) 项目评估40-41
- 1. 评估的主体40
- 2. 评估的指标40
- 3. 评估的方法40-41
- (二) 反思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李晓莹;;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探析[J];才智;2009年11期
2 许华,陈义新;家庭因素对独生子女人格社会化的消极影响[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闫朝秀;独生子女社会化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川东学刊;1998年01期
4 穆刚,郭春萍;独生子女的早期社会化[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6 陈玲;李化树;;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缺失引发的德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7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J];理论月刊;2006年04期
8 周振华;赵洁;袁川;;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差异的元分析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肖富群;风笑天;;我国独生子女研究30年:两种视角及其局限[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10 白乙拉;五至十一、二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交往的调查与比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本文编号:947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4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