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
发布时间:2017-09-30 09:11
本文关键词:当代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
更多相关文章: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 婚礼 礼物 礼物流动
【摘要】:人类学关注于文化特殊性和文化多样性问题,而各民族的婚姻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人类学将婚姻看成是一种制度性文化,而婚姻关系和婚姻缔结过程中双方群体的物质资源(或称礼物)交换,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策略。礼物交换是一种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其表现形式和承载的意义却各有其特殊性。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的选题即是基于对礼物交换中的表现出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注。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视角,对当代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之后按照婚礼过程中礼物流动事项所涉及的五个主体,对婚礼中发生的礼物流动事项进行了全面描述,并分析了送礼仪式及礼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对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流动的特点、礼物流动的类型、以及礼物流动的功能进行分析阐述。 笔者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男方对女方的礼物赠与多是礼仪性的馈赠,并无“送彩礼’一说,而女方家庭通常会准备丰厚的嫁妆。此外,舅亲对嫁妆贡献突出。第二,按照送礼者的动机可将婚礼中发生的礼物流动分为:仪式性礼物流动、情感表达性礼物流动、情感工具性礼物流动等三类。第三,婚礼中的礼物流动的功能可概括为:首先,促进了婚姻的缔结和婚礼的进程,于此同时,礼物的流动通常伴随着当事人角色的转换;其次,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具有互助、互惠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财产转移的方式;再次,礼物流动具有维系、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最后,礼物交换活动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关键词】: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 婚礼 礼物 礼物流动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5;C91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6
- 一、选题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三、研究方法14-15
- 四、论文框架15-16
- 第一章 布里亚特蒙古人及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16-24
- 第一节 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历史及分布状况16-19
- 一、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形成过程16-19
- 二、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人口分布19
- 第二节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概况19-24
- 一、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的由来20
- 二、锡尼河东、西苏木的自然环境20-21
- 三、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21-24
- 第二章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的流动24-42
- 第一节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习俗24-32
- 一、求亲及订亲25-26
- 二、送亲26-28
- 三、结亲28-32
- 第二节 锡尼河布里亚特婚礼中的礼物流动32-42
- 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礼物赠予32-36
- 二、女方家庭对男方家庭的礼物赠予36-39
- 三、女方家庭主要亲属与女方家庭之间的礼物流动39-40
- 四、宾客与婚礼双方主人之间的礼物流动40-41
- 五、婚后送“贺西克”习俗中的礼物流动41-42
- 第三章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流动的人类学分析42-53
- 第一节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流动的特点42-45
- 一、女方嫁妆丰厚,男方不送彩礼42-44
- 二、舅亲对嫁妆的贡献突出44
- 三、“回礼”习俗44-45
- 四、重实物而不重包装45
- 第二节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流动的类型分析45-48
- 一、仪式性礼物流动46-47
- 二、情感表达性礼物流动47
- 三、情感工具性礼物流动47-48
- 第三节 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交换的功能48-53
- 一、促进仪式进程,象征角色转换48-49
- 二、互惠互助与财产的转移49-50
- 三、人际关系的维系与改善50-51
- 四、文化传统的传承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忠,秀花;浅议雪域藏族哈达礼仪的文化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赵旭东;;礼物与商品——以中国乡村土地集体占有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尹广文;;农村社区中礼物交换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北地区L村的一次婚礼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彭洁敏;;婚礼中礼物流动的人类学分析——以鲁南地区A县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黄鹏进;;对鄂东南农村婚礼“送礼”的人类学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6 陈玲;;礼物流动背后的力量:一种分析社会的视角[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0期
7 江洁;;解魅礼物——读《礼物》、《礼物之谜》[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0期
8 桂丽;;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文化象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包路芳;布里亚特婚礼的田野调查[J];民族艺术;2005年01期
10 杨涛;吴国清;;物的社会生命:人情伦理与等级秩序——兼论《礼物的流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947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4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