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
发布时间:2025-07-18 20:58
在西方,文化哲学一词,最早出现于 1910 年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发表的《文化哲学与先验观念论》一文中。在中国,1931 年胡适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首次提出文化哲学这一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文化哲学?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究竟是怎样一种学科形态?他们都未能给出一个确切的解释。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应该单纯从概念出发,而应追根溯源,回到文化哲学的源头那去。 近世工业文明,带给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基础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将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之中。人类愈来愈生活在一个“非自然”的文化世界之中,加之在近世文明推动下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严重异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交往、冲突与融合的日益加深,以及落后民族艰巨的现代化任务的完成,都将文化哲学研究的任务迫切地提上日程。同其他落后国家一样,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业也必须面临和解决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文化难题,即“中西古今”的矛盾。 以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必然反映在学术思想意识中,并通过思想家们的普遍自觉,逐渐成为一种理论思潮。这...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哲学
1.1 文化哲学释义
1.1.1 文化哲学的兴起
1.1.2 文化哲学释义
1.2 文化哲学的现实意义
1.2.1 唤醒哲学对自身的重新认识
1.2.2 重新厘定哲学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
1.2.3 开拓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视野
第二章 中西文化哲学之比较
2.1 中国的文化哲学
2.1.1 中国文化哲学的萌芽
2.1.2 中国近世文化哲学的发轫与总体价值取向
2.1.3 中国近世文化哲学的基本格局
2.2 西方的文化哲学
2.2.1 20 世纪西方文化哲学
2.2.2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
2.3 中西文化哲学的冲突
2.4 中西文化哲学的共同点
2.5 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
2.5.1 思维方式的不同
2.5.2 人生观的不同
2.5.3 伦理观的不同
2.5.4 价值观的不同
2.5.5 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
第三章 中西文化哲学之融通
3.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之现代化
3.1.1 全球化
3.1.2 现代化
3.1.3 中国文化之现代化
3.2 中西文化哲学的融通何以可能
3.3 中西文化哲学融通的三条道路
3.3.1 对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引入
3.3.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3.3 新儒家的“返本开新”之路
3.4 文化综合创新及其可能性和现实性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7412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哲学
1.1 文化哲学释义
1.1.1 文化哲学的兴起
1.1.2 文化哲学释义
1.2 文化哲学的现实意义
1.2.1 唤醒哲学对自身的重新认识
1.2.2 重新厘定哲学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
1.2.3 开拓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视野
第二章 中西文化哲学之比较
2.1 中国的文化哲学
2.1.1 中国文化哲学的萌芽
2.1.2 中国近世文化哲学的发轫与总体价值取向
2.1.3 中国近世文化哲学的基本格局
2.2 西方的文化哲学
2.2.1 20 世纪西方文化哲学
2.2.2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
2.3 中西文化哲学的冲突
2.4 中西文化哲学的共同点
2.5 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
2.5.1 思维方式的不同
2.5.2 人生观的不同
2.5.3 伦理观的不同
2.5.4 价值观的不同
2.5.5 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
第三章 中西文化哲学之融通
3.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之现代化
3.1.1 全球化
3.1.2 现代化
3.1.3 中国文化之现代化
3.2 中西文化哲学的融通何以可能
3.3 中西文化哲学融通的三条道路
3.3.1 对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引入
3.3.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3.3 新儒家的“返本开新”之路
3.4 文化综合创新及其可能性和现实性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7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405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