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内藤湖南“唐宋史学变革”说阐微

发布时间:2017-10-11 21:27

  本文关键词:内藤湖南“唐宋史学变革”说阐微


  更多相关文章: 内藤湖南 唐宋之间 史学变革


【摘要】:内藤湖南发现唐宋之间的中国史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史学风尚由推崇客观精神转为注重主体意识,并由此引发了史书编纂由崇尚赅博到注重深识、史文义法由崇尚骈文到注重古文、史料处理由崇尚照录到注重别裁、史学批评由左道末流到蔚然成风、史书注疏由忠实原著到借题发挥等一系列变化。伴随史学精神的变迁,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呈现多元化、学理化、体制化的特点。唐初史馆实行的众人分纂法造成了"传统史法"弱化,"一家著述"消退,史家主体意识沉沦。宋代虽一度出现"传统史法"复归的现象,但终究未能阻遏史学变迁大势,反映出这一趋势的不可抗拒性和不可逆转性。内藤湖南在阐发"唐宋史学变革"说时以"会通"为理念,以"明变"为旨趣,运用联系的方法,从经典史籍、关键史家着手,采用不拘学理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活动视为史学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关键词】内藤湖南 唐宋之间 史学变革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会通”和“明变”是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内藤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治史的鲜明特征。在历史层面,他以恢宏的视野和统摄性的语言提出了“唐宋变革”说,展现了唐宋之间中国社会发生的沧桑巨变;在史学层面,他以中国史学思想变迁之大势为线索提出了“唐宋史学变革”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维运;集体写史的方法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1期

2 张越;;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路径与研究趋向[J];学术月刊;2007年11期

3 张邦炜;;“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及其他[J];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婉约;;侠士狂生经世心——内藤湖南汉诗解析[J];东吴学术;2010年02期

2 朱政惠;;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百年回顾——进程、特点和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张欣;;康有为的经学思想与晚清今文经学的新契机[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4 李霞;;相同的《家》,相异的导向[J];时代教育;2014年18期

5 黄艳;;“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J];古代文明;2014年04期

6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上)[J];河北学刊;2010年04期

7 顾銮斋;;由域外上古记叙史学看顾颉刚先生的“层累”理论[J];世界历史;2006年03期

8 张凯;;改造旧史与编纂新史:金毓黻《中国史学史》之学术旨趣[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朱政惠;;近30年来中国学者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收获和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曹青;;西方传教士对康熙朝政的贡献概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庆;;日本人内藤盗拍《满文老档》述略[A];清代档案与清宫文化——第九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史舸;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的客体类型演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与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荆琦;温肇桐及其美术史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8 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9 胡天舒;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艳玲;胡适文化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中国史研究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1年

4 陈淑玲;《观光纪游》、《中国游记》与《我的留学记》中的中国情[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祝敏;评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D];兰州大学;2007年

6 邱文科;郁达夫的日本观[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王志国;《清史稿》的编修情况及其史学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8 曹国伟;日本游记中的晚清中国印象[D];暨南大学;2008年

9 曹青;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张凤;六朝诗歌中江南意象的生成与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1期

2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朱维铮;史学史三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漆侠;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分期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年00期

5 陈元锋;;唐宋之际: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史话题——唐宋转型理论与唐宋诗歌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乔治忠;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J];南开学报;2004年02期

7 姜胜利;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南开学报;2004年02期

8 顾天羽;梁启超的中国史分期“三段论”说述论[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3期

9 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年02期

10 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天舒;;内藤湖南的中国观——以《燕山楚水》为中心[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11期

2 胡宝华;;《内藤湖南の世界》简介[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00期

3 赵正一;;浅述“唐宋变革说”研究现状[J];金田;201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崇景;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学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4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14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