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在挑战与回应中前进——刘家和先生谈学术工作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7-11-07 08:45

  本文关键词:在挑战与回应中前进——刘家和先生谈学术工作的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刘家和 学术方法 中外古史比较 史学理论 学术创新


【摘要】:正2014年12月11、17、21日,蒋重跃带着访谈任务三次拜望刘家和先生,就学术工作基础的问题向先生请教,每次访谈都超过三个小时。现将访谈内容的第一部分整理如下。被访者以"先生"表示,访问者以"重跃"表示。重跃:先生,您好!您在二十几年前曾发表过一篇谈学术工作基础的文章1,影响很大,让我们深受教益。近些年来,您多次说过,关于学术工作的基础,您又有一些新的进展。先生:你好!多谢你来和我交谈学术问题,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史学理论比较研究”(04JZD0027)
【分类号】:K061
【正文快照】: [被访者简介]刘家和,男,1928年生于江苏省六合县(今为南京市六合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并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北京史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世界史杂志》编委等。在古代希腊史、古代印度史和中国先秦秦汉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家和;印度早期佛教的种姓制度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2期

2 刘家和;古代印度的土地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04期

3 刘家和;;关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问题——对黑格尔曲解中国历史特点的驳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刘家和;;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和;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2 刘北成,郭小凌,蒋重跃;建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徐松岩;夏万芳;;斯巴达公民人数与土地集中的关系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敦书;;泰山北斗 一代宗师——林志纯和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J];古代文明;2008年02期

5 蓝琪;印欧种人的第一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赵琪;;陆贾《新语》思想新探[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7 陈新;;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历史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德宽;;周瑞海先生的学术人生[J];回族研究;2009年04期

9 韩立新;;中国的“日耳曼”式发展道路(上)——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10 盛邦和;;关于世界地权进化途径的探讨——“民间下移”、“自然集约”与“资本转化”[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建;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江潇潇;斯里兰卡种姓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永;俄罗斯苏联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运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董照磊;从诗学、赞助人、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玄奘译本不流行的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董成龙;民族精神与世界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晓永;改革开放以来的黑格尔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薛皓;启蒙时代法国史学家的历史连续性观念[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1期

2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4期

3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7期

4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8期

5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10期

6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12期

7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3年01期

8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3年04期

9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3年07期

10 ;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在昆明举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2 龚喜春;;谢本书爱国主义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3 胡国枢;;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与实践运用[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4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张进;;梁启超的“活态”史学与“三界革命”[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史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邹兆辰;《史学理论大辞典》简评[N];光明日报;2001年

3 张耕华;史学与文学有别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年

4 刘建国 杨祥银;第15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温州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5 梁仁志 徐彬;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刘军;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彭刚;历史学家的境界[N];北京日报;2013年

8 ;什么是历史?[N];文汇报;2011年

9 郑成宏;专家研讨历史学的继承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世历所 张椿年;薪尽火传 开拓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震旦;“八十年代”史学谱[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价值取向[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镭;爱德华·吉本的史学理论和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庄永燕;浅析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及其在清学史研究中的运用[D];浙江大学;2008年

5 顾友谷;常乃德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7 姜爱智;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文栋;论历史事实及其认识[D];山东大学;2009年

9 梁文慧;1978-2012年中国大陆心理史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15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