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本文选题:社会史研究 + 历史人类学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all-round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how to inherit the fine historical tradition, update the theory and metho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become the epoch proposition in front of our academic colleagues.We have the honor to invite qu Lindong, Chen Qiping, Fan Jinmin, Chang Jianhua, Li Huarui, Xu Bin six scholars to write about this.What i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Wu Zhen, a historian of the Song Dynasty,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writing history?How to understand and transcend the ambiguity between history and culture?What is the latest trend in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How to carry on the historical metrology research?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 of family tree research?Scholars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research, to give the above question to think and answer.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092;C91-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桂兰;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互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赵世瑜;;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刘平;刘颖;张玄芝;;区域研究·地方文献·学术路径——“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论坛”纪要[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年00期
4 于尔根·科卡;景德祥;;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廖玉玲;;历史学与人类学融合的途径——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的结合[J];传承;2008年04期
2 黄鹤;;历史人类学的困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俞金尧;;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 读科卡的《社会史:理论与实践》[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4期
4 齐钊;;社区·区域·历史:理解中国的三种进路——对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传统与研究特色的再分析[J];开放时代;2013年06期
5 何涛;;跨民族史:全球史在德国史学界的回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常建华;;旧领域与新视野: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1年00期
7 景德祥;;二战后德国史学的发展脉络与特点[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8 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1期
9 常建华;;历史人类学应从日常生活史出发[J];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菲;空间观念与族群认同[D];四川大学;2002年
2 张明;宗教市场论视野下鲤城丧葬仪式的象征与功能[D];兰州大学;2009年
3 袁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实地考察及其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联[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4 陈安民;超越分野[D];西南大学;2010年
5 孙亮;社会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提升及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荣;理安·艾斯勒史学探析[D];扬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树志;“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岸本美绪;“后十六世纪问题”与清朝[J];清史研究;2005年02期
3 纳比坚·穆哈穆德罕;;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哈萨克与西蒙古准噶尔部关系初探[J];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4 胡凡;;论明世宗对蒙“绝贡”政策与嘉靖年间的农牧文化冲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默颖;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D];内蒙古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爱红;明代蒙古南下“扰边”探析:1436~1464年[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定宜庄;;三十年来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明清时期为例[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2 萧凤霞;包弼德;刘平;刘颖;张玄芝;;区域·结构·秩序——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J];文史哲;2007年05期
3 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4 左建;;中国地域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评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郝平;;从历史中的灾荒到灾荒中的历史——从社会史角度推进灾荒史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J];学术月刊;2005年12期
7 何妍;;《国际社会史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al History)简介[J];史学集刊;2010年04期
8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黄启臣 ,黄国信;一部社会史研究的开山作——评介《清人社会生活》[J];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10 刘爽;19世纪俄国社会史研究及其意义[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行龙;;致读者[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2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理论研究再反思——关于社会学化、范式说以及多元化趋势的检讨[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6 闵杰;;学术批评之中国近代社会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杨林军;;从历史人类学视角评价《徐霞客游记》中的田野调查方法[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8 李德芳;;“20世纪中国社会史及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述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9 ;前言[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10 ;前言[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 李红岩;日渐升温的区域社会史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记者 周群;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王洪兵;利用民间文献更好地再现历史[N];人民日报;2009年
5 定宜庄;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皇权与世家[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蒋清宏;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亟待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朱浒;社会史研究的一次突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虞和平;再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9 苏泽龙 胡英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三个突破[N];山西日报;2005年
10 欧阳恩良;卅载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之缩影[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3 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百可(Patrick Lucas);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传;华南学派探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勇安;美国大麻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亮;社会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提升及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曾玮;儿童社会史的图像证史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彭红梅;社会史视域下的克里斯托弗·希尔的革命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庆红;闽东聚落社会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吕振宇;近十年来大陆学者对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史研究述评[D];扬州大学;2012年
6 肖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民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D];扬州大学;2010年
7 文玉杰;社会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玲玲;历史人类学视角下托马斯·贝恩哈特长篇小说《石灰厂》中现代艺术家的生存与恐惧[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陈安民;超越分野[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8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6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