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刘知几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创新及贡献

发布时间:2018-04-18 12:44

  本文选题:刘知几 + 《史通》 ; 参考:《中国出版》2011年06期


【摘要】:刘知几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史学家。他在《史通》里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批判以及对历史编纂学的创见,贡献巨大,不仅对我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编辑学的研究与发展也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Abstract]:Liu Zhiji is a great historian in Tang Dynasty.His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not only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but also have great value for reference to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editorial science.
【作者单位】: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瞿林东;;范晔“谋反”新说——兼论沈约对范晔的评价[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2 沈颂金;陈梦家与汉简研究[J];河北学刊;2002年03期

3 张剑平;论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肖宏发;;对史学社会教育功能的纵向考察与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2期

5 王酉梅;乾嘉藏书家与吴派史学[J];图书馆学研究;1998年03期

6 郑先兴;班固的史学思想[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书林;《后汉书》文学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苏敏;翦伯赞史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艺;郭沫若史学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晖;顾树森教育生涯与学术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敏;《宋书》的文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灿龙;柳诒徵史学思想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陶晓姗;纪事本末体考评[D];安徽大学;2007年

9 张后武;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艳梅;赵翼诗歌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铁浩;;论《史通》之史籍流别观——兼与《隋志》史部比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韩留勇;;刘知几《史通》征引《世说新语》评议[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年03期

3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振宁;;《史通》的史学批判精神——以《疑古》、《惑经》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陈其泰;;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史通》、《文史通义》比较研究略论[J];人文杂志;2010年03期

6 王英伟;李志彬;;略谈刘知^~“直笔论”[J];文教资料;2010年19期

7 杨绪敏;;论明清学者对刘知几史学理论的批评、阐发和实践[J];学习与探索;2010年04期

8 王静;刘苗;;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史学思想[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张剑平;;武则天时代与刘知几《史通》的撰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赵海旺;;从《疑古》、《惑经》看刘知^~的实录精神[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克宏;;体大思精,见解深湛——史学家论《文心雕龙》[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乃斌;;《史通》叙事观在文学史上的意义[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8年

3 杨绪敏;;论明清时期《史通》的流传、整理和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王国平;;谢本书云南文化史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5 王宏生;;诗误?还是史误?——读李白诗《送贺宾客归越》[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谭汉生;;纤芥无遗 丘山不弃——评张舜徽先生《史学三书·史通平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予静;;西汉文章两司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考论[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玲玲;;“豹尾”正堪“续貂”——简评《史记》中“太史公曰”[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嘉川;;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慧日;陈雅;;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2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3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4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5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6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7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8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9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10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杨品豪;当代教师所必备的历史素质[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丽;元前小说观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单良;《左氏春秋》叙事的文化阐释[D];辽宁大学;2008年

5 潘定武;《汉书》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符懋濂;唐代明道文学观与正统历史观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吉伟;刘咸p樖费а芯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仲广军;对陈寿评论的思想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晔;刘知几对两汉史学述评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金庄;刘知几关于唐前期史学论断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6 齐佳璐;翦伯赞对中国史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洪俊;北朝史学考论[D];云南大学;2010年

8 唐莹;《后汉书》序论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苑全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官制度[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力;《世说新语》的小说价值及发现[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8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68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