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理论的即物

发布时间:2018-08-02 16:25
【摘要】:正 怎样看待历史与政治?迫使我追问这一问题的,是这些年艰难的写作实践。为了让自己的学术思考尽量避免生产伪问题,
[Abstract]:What is history and politics like? It was the hard years of writing that forced me to ask this ques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ir academic thinking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the production of fake problems,
【分类号】:K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映香;;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李桔元;;语境的多维研究——国内语境研究十年发展综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文秉模;;康德的认识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4 黄正华;;认知科学中的心身问题与认识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5期

5 温纯如;;论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确立了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方新民;;“aufheben”与康德知识观要义[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张绪;;关于区域史研究的理论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7期

8 刘钊;秦子淇;;《纯粹理性批判》核心思想及其价值[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吴启文;证实与证伪[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02期

10 no一介 ,孙长江;櫘友兰先生所姫的“共同利益”的实质是什么?[J];哲学研究;196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序;;论颜元的二重化认识论[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2 李明轩;;重读李普曼与杜威的论战:为李普曼翻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3 王瑶瑶;;皮肤激光医学的哲学思考[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李绍明;张光显;;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6 蔡鹏;;浅析教条主义的认识论特征[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奇智;;德勒兹—伽塔利与欲望机器认识论[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伍法权;;分区破裂化现象的存在性与普遍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1:深部岩石工程围岩分区破裂化效应[C];2008年

9 梁芹生;;论梦研究中的四个理论问题[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高尚全;;“十二五”时期要解决的两个重大理论问题[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国杰;导向性·针对性·可读性[N];光明日报;2003年

2 朱永新(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N];文汇报;2003年

4 俞吾金邋陈学明;中国学者应有的使命和担当[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冯秀峰;对普遍性问题进行全面清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姚飞;对当前一些保险监管理论问题的思考[N];中国保险报;2002年

7 姚飞;对当前一些保险监管理论问题的思考[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杨玉辰;十六大精神的科学概括和生动诠释[N];解放军报;2003年

9 陶德麟;从一本好书的文风说起[N];光明日报;200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金惠敏;普遍性反对普遍性[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星;普遍的人权与人权的普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方环非;知识与确证[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龙;认识论的先验转向和生存论转向——以生存论维度重新理解认识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川津康弘;《淮南子》认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吴宏耀;诉讼认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田玉;诉讼真实观的演变及其程序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冬冰;新观念,,新道路[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金辉;当代自然主义科学哲学论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婷婷;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喜梅;论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新星;试论罗素哲学的认识论意义[D];延边大学;2004年

5 苏洁;试论陆王心学与儒家人格意志[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贵扬;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再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7 任姣婕;自然主义认识论背景下的规范性重建[D];浙江大学;2008年

8 陈官;遏制刑讯逼供刍议[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玉静;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蒙莉;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及其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0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60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