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与《明史》纂修
[Abstract]:Kangxi eighteen years, Wang Wan and try to learn great Confucianism, into the Ming History Museum. He disagrees with the Chief Executive, Ye Fangyi, and moved out of the museum in only 60 days. Kangxi made up 175 articles in nineteen years, and then engraved the Biography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in 24 volumes. As the first writing publish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Biography of the pseudo-Ming History focuses on Wang Wan's straight-letter wri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ics for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the proper cutting and the rhyming of the historical pen, and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 value.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侯德仁;杨椿与《明史》、《明纪纲目》的纂修[J];南开学报;2002年05期
2 朱端强;万斯同《明史》修纂思想条辨[J];南开学报;1996年02期
3 黄爱平;《明史》纂修与清初史学──兼论万斯同、王鸿绪在《明史》纂修中的作用[J];清史研究;1994年02期
4 赵连稳;黄宗羲与《明史》编纂[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5 黄爱平;万斯同与《明史》纂修[J];史学集刊;1984年03期
6 黄爱平;王鸿绪与《明史》纂修——王鸿绪“窜改”、“攘窃”说质疑[J];史学史研究;1984年01期
7 王嘉川;徐元文与《明史》纂修[J];史学史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远;;清初文化秩序重建与《宋史》改修[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2 万明;解扬;;天一阁藏《明史稿》略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廉敏;;天一阁藏《明史稿》之《郝杰传》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高磊;;清代知见宋诗选本叙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舜臣;;石濂大汕和他的诗[J];创作评谭;2004年06期
6 周永良;《鄞江送别图》与万斯同、万言叔侄北上预修《明史》[J];东方博物;2004年02期
7 陆林;晚明书画家邵弥生年新说[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4期
8 卞孝萱;略谈文史互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周永良;《鄞江送别图》考析[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10 刘长江;明初太祖建储与蓝玉党案[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海新;张岱及其诗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D];苏州大学;2006年
6 侯长生;同光体派的宋诗学[D];复旦大学;2007年
7 王炜;《清诗别裁集》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8 陈雪军;明清之际嘉兴梅里词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有强;王士y浿鞯枷碌墓懔甏侍逞芯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宇舟;清初“国朝六家”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亚;《列朝诗集》与清代前期明代诗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楠;魏禧文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舒平;金圣叹唐诗批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鲍志宏;汤贻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杜书冠;汤斌《明史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卫华;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古尊师;钱谦益诗歌三变[D];北京大学;2005年
9 张栋;汪琬诗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刘涛;顺康之际昆山徐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乔治忠,杨艳秋;《四库全书》本《明史》发覆[J];清史研究;1999年04期
2 黄爱平;王鸿绪与《明史》纂修——王鸿绪“窜改”、“攘窃”说质疑[J];史学史研究;198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史学评论有必要发展为专门学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2 李颖科;;论干宝的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1987年03期
3 蔡克骄;;叶适史学思想初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4 陶懋炳;;复古、疑古与变革——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新探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5 陈富安;邓小平史学思想初探[J];史学月刊;1995年05期
6 王记录;明史馆馆臣的史学见解和清初史学思想的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博;;论钱谦益的史学思想[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王守芝;;论司马光的咏史诗[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袁振宇;袁振堂;;吕思勉史学思想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黄彪;;梁启超史学思想之变化及其原因[J];华章;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7 于梦衍;;中国学术界关于《高丽史》的研究:成果与展望[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念祺;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N];文汇报;2009年
2 诚逊;宁可史学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3 周国林;叩问思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N];光明日报;200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沛;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10年
5 张培华;关注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陈文平;苏作家具惜木如金 [N];中国商报;2002年
7 史霄鸿;思历史研究之精华 论民族史学之特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肖黎;向何兹全老先生敬礼[N];北京日报;2003年
9 李小树;由庙堂回归民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石国亮;领袖研究也要与时俱进[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8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江增华;清初历史文化视野中的施闰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姝君;李维与班固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栾芬芬;李Xh史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琛;史景迁史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锋;王,
本文编号:216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6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