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9 10:31
【摘要】:正一"概念史"的内涵与特质*所谓"概念史"(conceptual history),与其说是将概念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一门专史,或者说思想文化史的一个分支,不如说它是一种认知转型期整体历史的独特视角或方法。"概念史"假定,每一个具有转型特点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凝聚那个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和塑造那个时代社会历史特征的重要的政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y of Concepts" * the so-called "History of Concepts" (conceptual history), is not so much a history of concepts as a special history of a particular field of study, or a branch of the history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Rather, it is a unique perspective or method of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history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 Conceptual history "assumes that every historical perio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tion, there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system that condenses the rich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f that period and reflects and shape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er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卫民;;深入钻研马列主义,提高宏观史学研究水平——张海鹏研究员访谈录[J];晋阳学刊;2011年03期

2 陈振江;;三十年来中国近代历史学发展的情况[J];历史教学;1979年10期

3 赵颂尧;吴廷桢教授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社科纵横;1991年04期

4 郑剑顺;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现状──与郭世佑先生商榷[J];史学月刊;1995年03期

5 谯珊;;隗瀛涛先生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胡成;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问题[J];文史哲;1998年03期

7 李侃;李占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教学;1992年04期

8 吴廷桢;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中国近代史的诞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9 林有能;;陈胜|淌谔钢泄费芯看雍瓮黄芠J];学术研究;1988年03期

10 张连起;;怎样选择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突破口[J];学术研究;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薛军力;;对推进史学研究深入的一点想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章清;;“历史研究的单位”:“专门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曹维琼;;谢本书历史人物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4 罗志田;;“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片断反思[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林思韩;;究竟要消除什么样的“正统史观”?[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6 汪辉;;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莉 李志毓;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贺照田;橘逾淮而为枳?[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朱英;“年代”史:历史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庆英;历史研究不应充当“胜利者的宣传”[N];北京日报;2008年

5 虞和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金英 英文版《中国近代史》编辑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郭德宏、刘晶芳;治史:2004年史家新唱[N];北京日报;2004年

8 李丹;用血酬定律重新解读历史[N];珠海特区报;2008年

9 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朴承之;少一些问题,多一些因缘本末、前因后果[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米姝利;从传承到转变:费正清与孔飞力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宋俊;蒋廷黻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涂建萍;反思与超越—胡绳晚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封彩兵;现代史家李剑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论探(1949-2006)[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宏伟;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彪;陈旭麓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9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369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