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历史的三种时间量度与三种理解范式

发布时间:2018-12-16 14:20
【摘要】:历史研究应在自然时间量度、社会时间量度和心灵时间量度中针对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历史意义建立实证、理论和解释这三种基本的理解范式,在多种学科界面的有序而多层的研究基础上,实现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价值性,达成对历史科学、有效、合理和完整理解的研究目的,从而使历史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得以真实地复现并昭示全部历史的文化价值,促成历史研究对现实主体未来的人文关怀和超越设计,有效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之路。
[Abstract]:Historical research should establish three basic understand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fact, historical law, historical meaning, theory and explanation in natural time measure, social time measure and mind time measure. On the basis of orderly and multi-layer research on the interfac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we can realize the authenticity, objectivity and valu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achieve the research aim of understanding history science, being effective, reasonable and complete. In order to make history reappear in the present cultural context and reveal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whole history, it can promote the humanistic concern and transcendent design of the future of the real subject in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effectively explore the fre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究”(批准号10BZW02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国;浅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6 郭承波;;浅论建筑设计中的韵律美[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7 钱广荣;道德国情论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菁;;维特根斯坦的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辟瑞;;海德格尔,,德里达与动物[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天庆;;自身性与意识形态的可能限度(草纲)[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李海龙;茅盾小说“政治倾向”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永强;晚年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周春林;艺术语言运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崔卫峰;严格科学的哲学理想与胡塞尔的哲学观论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政文 黑龙江大学校长;理解历史的时间范式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耿占春;可疑的时间观[N];文学报;2000年

3 常绍民;布罗代尔在中国:幸耶,非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本文编号:2382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382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0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