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修昔底德撰史特点新探

发布时间:2018-12-16 22:31
【摘要】:古希腊是为数不多的有着历史撰述传统的古代文明地区。希罗多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叫做ιστορια,而修昔底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则称为συγγραφω。两者本来是有所不同的,可是近代以来,学者却用history一个英文词来翻译这两个希腊词,结果,造成这两种撰史方法的差异日渐模糊。按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方法,在撰写史书时,是先叙事,后析因,即先把他的ιστορια成果,也就是波斯战争的事实展示出来,然后再把战争的原因分析清楚。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切合自然的考察方法,符合知识生成的法则。而修昔底德的συγγραφω方法则集选题、叙事、述因、致用于一体。特别是συγγραφω采用先述因后叙事的写作方法,与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有着明显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只评论了希罗多德的《波斯战争》,而没有介绍修昔底德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重新探析修昔底德συγγραφω的撰史特点,对于理解古代希腊史学的多元性,重新梳理希腊史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Abstract]:Ancient Greece is one of the few ancient civilizations with a tradition of historical writing. Herodotus's historical method is called l 蟽 蟿 o 蟻 l 伪, while Thucydides' method is called 蟽 v 纬 蟻 伪 蠁 蠅. The two are different, but since modern times, scholars have used history to translate the two Greek words. As a resul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of writing histor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blurred. According to Herodotus' method, when writing history books, the author first narrates, then analyzes the cause, that is to say, he first presents his work, namely, the fact of the Persian War,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war. Aristotle believes that this is the natural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knowledge generation. Thucydide's 蟽 v 纬 蟻 伪 蠁 蠅 method is used to select topics, narrate and explain reasons. In particular, the writing method of 蟽 v 纬 蟻 伪 蠁 蠅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erodotus'l 蟽 蟿 o 蟻 伪. It is a pity that Aristotle comments on Herodotus's War of Persia without introducing Thucydides in Poetics. Now, it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ew the writing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ucydide 蟽 v 纬 蟻 伪 蠁 蠅 for understanding the pluralism of ancient Greek historiography and rearrang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k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元国;;科学的、客观的、超然的?——二十世纪以来修昔底德史家形象之嬗变[J];历史研究;2011年01期

2 李长林;关于修昔底德历史观评价的两个问题[J];史学史研究;1984年03期

3 徐松岩,李电;修昔底德斯和平思想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陈超;修昔底德人本史观刍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周兵;西方古典修辞学与史学——以修昔底德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6 李永明;;修昔底德的“正义”观[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7 李隆国;;叙事理论对历史研究的影响——以修昔底德的写作策略为例[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8 沈芝;;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生平考略[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2期

9 李永斌;;神话迷雾中的人本主义曙光——解读修昔底德的历史观[J];天中学刊;2009年01期

10 孙仲;;修昔底德与政治的悲剧性[J];浙江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玉聃;;修昔底德的人性论:从国际关系思想角度进行的考察[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孙哲;中美要力避“修昔底德陷阱”[N];人民日报;2013年

2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赵明昊;中美如何超越“修昔底德陷阱”[N];东方早报;2013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高级顾问 叶小文;中美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4 李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美关系可以走出“修昔底德陷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孙英德 邓立志;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绕开“修昔底德陷阱”[N];中国国防报;2013年

6 晏绍祥;修昔底德陷阱与中美关系[N];光明日报;2014年

7 约瑟夫·奈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专家:中国崛起不意味着战争[N];国防时报;2011年

8 陈文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中美关系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余南平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新型大国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N];文汇报;2014年

10 杨子岩;警惕恐惧更利于安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莹莹;修昔底德的历史叙事与政治诗学[D];浙江大学;2014年

2 白春晓;苦难与伟大:修昔底德视野中的人类处境[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旭;论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人本史观”[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周莉;“修昔底德陷阱”与中美关系前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郑鹏;修昔底德的史学方法论[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李颖;修昔底德的国际关系思想[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贾嘉林;普鲁塔克与修昔底德历史叙述观念之异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颜贺明;论演讲词在修昔底德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孔维兴;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人性与正义[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3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383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