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国记忆史研究的路径问题——以《记忆的政治》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12-17 02:39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记忆史研究中,始终徘徊着一个幽灵,这就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这表明,中国记忆史研究已经对建构主义形成了路径依赖。正是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记忆的政治》对"大生产运动"的思想史意义进行了过度阐释,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从学理上说,记忆史研究至少有三条路径:建构主义、道德主义、证据主义。这三条路径源于三种不同的提问方式:集体记忆是如何建构和传承的?什么样的记忆建构是合乎道德的?谁的记忆是合乎历史真实的?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emory history since the 1990s, there is always a ghost, that is, the French sociologist Habhuaher.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udy of Chinese memory history has formed a path dependence on constructivism. It is from the basic point of view of constructivism that the Politics of memory over-interpret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ass production movement" and deviates from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Academ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ways to study memory history: constructivism, moralism and evidentialism. These three paths come from three different ways of asking questions: how is collective memory constructed and passed on? What kind of memory construction is moral? Whose memory is historical?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记忆史:理论与实践”(11CZW002)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社会;2006年03期

2 阿兰·梅吉尔;张旭鹏;;记忆与历史理解[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3 陶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文艺研究;2011年06期

4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常建华;;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6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7 戚涛;文学作品的福柯式阅读——以《拾橡子的男孩》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宝明;长时段 博物馆 主体性——《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6 常建华;;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新进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7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周恩来;关于国庆期间演出大型歌舞《东方红》的几个原则(一九六四年八月一日)[J];党的文献;1995年06期

3 朱沛升;;“文革记忆”研究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赵世瑜,张宏艳;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5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6 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7 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J];社会;2010年05期

8 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2期

9 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10 纳日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J];思想战线;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稚田;;传播是最好的记忆——小议《中国记忆》[J];电视研究;2009年10期

2 ;申遗唤醒中国记忆[J];国学;2009年12期

3 ;“世博档案·中国记忆”档案图片展撷萃(下)[J];档案春秋;2010年07期

4 ;“世博档案·中国记忆”档案图片展撷萃(中)[J];档案春秋;2010年06期

5 姚胜祥;;1983年的中国记忆[J];文史天地;2013年10期

6 韩尉;;中国记忆在行动[J];文化月刊;2014年03期

7 李锦河;;李锦河[J];文明;2012年07期

8 赛勤;;闪耀在“中国记忆”中的宗教瑰宝[J];中国宗教;2008年Z1期

9 ;一位农民和他的中国记忆之最(五)[J];新农业;1995年06期

10 ;一位农民和他的中国记忆之最(一)[J];新农业;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解恒革;;中国记忆体检ADC专家共识简介[A];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第三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旭阳 记者 王斌 实习记者 许雪永;唤醒秦岭深处的“中国记忆”[N];各界导报;2014年

2 李舫;中国记忆 万世一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吴颖;55座博物馆镇馆之宝展示“中国记忆”[N];北京商报;2008年

4 记者孙漪娜;央视直播节目《中国记忆》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李韵;奥运文物展:与世界共享中国记忆[N];中国贸易报;2008年

6 兰林;《中国记忆》:回眸一望,是民族的伟大进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李舫;中国记忆,风风雨雨的文化遗产[N];人民日报;2008年

8 许钧邋丁炎;“五大展览”烘托“中国记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季芳邋陈娟 焦翔;与世界共享“中国记忆”[N];人民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金鑫;中国图书再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本文编号:2383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383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