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公告

发布时间:2019-07-03 19:27
【摘要】:正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部级奖项,也是目前中国历史学界的最高荣誉奖项。为鼓励广大史学工作者致力学术研究,鼓励优秀历史学著作的产生,促进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繁荣而设立。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工作于即日正式启动,现将有关申报事宜公告如下:
[Abstract]:Zheng Guo Moruo Chinese History Award is a ministerial award presen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ighest honorary award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history.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vast number of historians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academic research, encourage the emergence of excellent historical work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hinese history. The fourth Guo Moruo Award for Chinese History was officially launched today. The declaration is now announced as follows:
【作者单位】: 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委员会办公室;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三届评奖启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08期

2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三届评奖启事[J];历史研究;2006年04期

3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三届评奖启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09期

4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三届评奖启事[J];历史研究;2006年05期

5 ;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揭晓[J];中国史研究;2000年02期

6 ;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获奖名单[J];中国史研究;2002年04期

7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二届评奖启事[J];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8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二届评奖启事[J];中国史研究;2002年02期

9 晓虹;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揭晓[J];郭沫若学刊;2002年04期

10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首届评奖启事[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茂林;;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学的苦心经营[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2 魏建;;阐释的智慧——以郭沫若对孔子的评论为例[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3 孙开泰;;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读《十批判书》[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4 叶桂生;;晚期郭沫若史学的评述[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陈其泰;;郭沫若史学的时代精神[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6 黄烈;;50年代郭沫若的三大史学工程[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7 孙开泰;;郭沫若的先秦诸子研究与其世界文化观[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8 桂遵义;;郭沫若与先秦思想史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9 罗传芳;;郭沫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运用——立足于原始宗教的考察[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10 周九香;;郭沫若的历史人物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民捷;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N];人民日报;2007年

2 记者 洪蔚;三部科技史著作入选“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N];科学时报;2007年

3 记者 周群;深入总结中国历史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张海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学[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何馨;传承发扬老一辈学者的优秀品质和优良学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启明;中国历史学如何面对挑战[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杨建民;郭沫若差点儿翻译《资本论》[N];团结报;2002年

8 陈祖武;新时期与时俱进的中国历史学[N];人民日报;2008年

9 潘振平;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孙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与组织的偶合[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2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艺;郭沫若史学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明;游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杨凌林;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D];西南大学;2006年

4 魏衍华;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成就与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中国史研究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1年

6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宗石丁;雷海宗与民国时期的民族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9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09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