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文化遗产之争与中国史学的观念变革

发布时间:2019-07-02 21:22
【摘要】:近年来,国内围绕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名人故里)的争夺日趋激烈。表面看来,这主要源自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但本质上却促动了一种新历史哲学的形成。文化遗产的真伪之辨涉及如何重新界定历史的本质,公众对这场争论的参与涉及公共经验如何重组历史的真实,地方政府对历史遗迹的景观再造则涉及如何拓展历史的价值。这场争夺彰显了历史作为实体的虚无性,以及历史真相作为公众共识的世俗性。历史古迹的经济化和景观化使历史成为消费品,但却依然没有背离历史作为价值存在的传统。在此,陷入古迹的真伪之辨是难有结论也是缺乏意义的,藉此只可能弄清现代价值如何进入并重构了历史。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on for cultural heritage (historical monuments, celebrity hom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in China. On the face of it, this mainly comes from the drive of local economic interests, but essentially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uthenticity and falsehood of cultural heritage involves how to redefine the nature of history,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is debate involves how public experience reorganizes the truth of history, and the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by local governments involves how to expand the value of history. This competition highlights the nothingness of history as an entity and the secularism of historical truth as a public consensus. The economization and landscape of historical monuments make history become consumer goods, but it still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tradition of history as value. Here, it is difficult to draw conclusions and lack of significanc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ue and false monuments, so it is only possible to understand how modern value enters and reconstructs histor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东;;数字世界史:有关前提、范式及适用性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谭扬芳;;论波普尔的“历史意义”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林燕;张群;;权术、美德与命运:马基雅维里的三重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易兰;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梅向东;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黄石;杜庆春;;反对电影,还是被烈火吞噬——思想或抽象写作在居伊·德波作品中的影像呈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刘力永;;景观社会: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9 王达三;中国传统学术视阈中的历史与历史哲学[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庄永志;;被建构的奥运——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A];2008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国家形象传播论文集[C];2008年

3 崔海正;;论唐宋词专家杨海明——当代词学家系列研究之一[A];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葛红兵;刘艳艳;;中产阶级意识的生发和建构——对2000年后上海消费文化的个案分析[A];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洁民;;数学史研究生应该学一点历史哲学(摘要)[A];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邓京力;马敬;;试论影响历史评价的若干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屈永华;;浅论中国法制史的综合研究方法[A];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范欣;;“现实域”还是“乌托邦”——媒体奇观(化)作为一个生态学的问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瑞贤;倪青;;当前中医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飞龙;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5 张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赵智敏;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新闻学之演进(1978-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7 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杨洪兴;幸福的根据——关于生命幸福观的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沐;实践时空观[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史党社;秦关北望——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蓉;“人肉搜索”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王姗思;“新时期”以降文学中的“文革”史叙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刘航;新世纪以来的消费文学和消费社会[D];延边大学;2009年

4 范国盛;聚和·讲会·自鸣于朝[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国友;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真实观[D];温州大学;2008年

6 卢春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隐性暴力[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建生;当代华北的小家族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税光华;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傅晓兰;香港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春静;中西文化交融中的“真人秀”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信;;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J];邢台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钊;;航海家的故乡——里斯本[J];科学大观园;2010年06期

3 杨旭;;从一份“活动计划”谈计划的写作[J];职业技术;2010年02期

4 caino;丛义哲;;威尼斯 一场缓慢沉淀的视觉狂欢[J];地图;2010年02期

5 李珠志;;从番禺沙湾的历史文化看沙湾飘色[J];艺术教育;2010年04期

6 ;《北京手记》[J];中外文化交流;2009年05期

7 修瑭;;南投县文化之旅[J];台声;2009年04期

8 陈景云;;凫村的保护与利用探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邱敏;;准确把握历史文化资源的底蕴和价值——以六朝古迹凤凰台的兴废和开发为例[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熊关;;“兵马俑发现人”悬案考——写在“兵马俑发现权之争”四周年[J];新西部;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曼莉;屠玉麟;;贵阳市两城区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姚亦锋;;论现代城市公园审美以及景观规划[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芗斌;;关于传统公园保护与更新的思考——以重庆鹅岭公园为例[A];传承·交融:陈植造园思想国际研讨会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霍晓卫;李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对遗产“环境”的保护——以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炳坚;;走出认识误区,,坚持科学保护——关于近年来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领域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6 季羡林;;贺词[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8 吴玉哲;;负责任的旅游[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黄数敏;;尊重地域文化的历史保护——以木构建筑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遵筏;;普资片的景点门券[A];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丽燕;台湾 不只是记忆之旅[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顾玲;做美内湖第一大岛[N];苏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蒙;如何让旧城区“延年益寿”[N];解放日报;2010年

4 经济视点报记者 桑燕;古城淮阳:变与守的平衡术[N];经济视点报;2010年

5 戴定国;美国虎年邮票 水仙成为主角[N];中国集邮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邓圩;武广高铁带来粤湘鄂旅游“大变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中共平山县委书记 王俊英;打造文化产业精品 促进平山经济发展[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记者 胡蓉;石门洛浦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N];常德日报;2010年

9 刘爱河;中西文化遗产保护差异之反思[N];中国文物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志刚;专家建言山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N];发展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又佳;导游词文本的英译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边际;历史名园保护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陈大为;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因子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张丽娜;对梅花拳开展地区的调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姜瑶瑶;1912-1937年北京内城跨街牌楼变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谈朝晖;“镇江乡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岭飞;西藏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Ochieng Aggrey Adimo;[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昌浩;绿色通道(Greenway)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严士清;苏北辐射沙洲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9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09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