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传统史学的历史思维
[Abstract]:The rich thinking of Zhouyi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whole think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eaven, earth and people in Zhouyi inspired the "time of inquiring into heaven and man"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general thinking of "poverty changes, change is common, and general rule is long", which enlightens the "change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the thinking of "unity of thought", which enlightens the "word of being a family"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enlightens the thinking of "becoming a family"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which enlightens the thinking of "becoming a family"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enlightens the thinking of "becoming a family"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sense of suffering of those who are easy to do enlightens the historical reference thought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11JJD770014)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宋野草;;象数易学的哲学内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王德胜;宋洁;;朱熹理学范畴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及其笔法特征——以《左传》互见记载为参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瞿林东;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邢丽;;试论《易传》中的象辞关系[J];才智;2009年23期
9 马鑫焱;;“以易为宗”——张载太极本体论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范国强;何明凤;;白寿彝历史文学思想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清华大学;2010年
7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8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张辉;《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航;孔子易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程旺;孔子易学哲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梁娟娟;范晔《后汉书》论赞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孔春杰;李Xh的易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娟;述评章实斋“《春秋》经世”观[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全;《周易》与小提琴[J];中国音乐;1990年04期
2 唐明邦;《周易》的忧患意识与自强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陈德述;论《周易》的科学原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4 王清德;《周易》与企业经营管理[J];管子学刊;1994年04期
5 郝长江;《周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J];晋阳学刊;1997年06期
6 刘玉平;论《周易》思维形式的特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杨达荣;论《周易》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8 萧汉明;《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J];哲学研究;1984年09期
9 徐道一,丘亮辉;《周易》与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10期
10 李玲;简说《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博;;关于《周易》“利见大人”的解释[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2 李中华;;《周易》的发展观与生态学原理刍议[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晗蕾;;《周易》与符号学[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宋立林;;前孔子时代的“易教”传统发微[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5 周延良;;“连山易”文献辑要辨证[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6 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李孟存;;《周易》与晋国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8 王斌;;《周易》的阴阳观与体育健身养生[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卪,
本文编号:2521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2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