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先生治学方法探微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K825.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秦力;;宏大·圆通·洒脱——读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J];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2 何晓明;;理论圆熟开生面 识见卓异启新知——冯天瑜先生中国文化史研究述论[J];学习与实践;2011年01期
3 吴成国;;“表征盛衰,殷鉴兴废”的文化史家——冯天瑜先生访谈录[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媛媛;;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都城城市旅游发展状况[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媛;;元明戏曲小说中的苏轼形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嘉珏;何丽霞;;试论梅文化与牡丹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象征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4 李龙;;民族文化视野中的传统武术价值解读[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2期
5 黄艳;薛莉;;文学艺术作品中唐代女性身体之美与运动参与的文化学考证[J];长城;2010年10期
6 焦杨超;李冬;;宋代文人与造园[J];长城;2010年10期
7 程丽红;蒋帅;;清代传播观念之流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8 何文涛;胡波;顾春先;;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及文化哲学意义[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孟宪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影响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左纯悦;张家臣;;建筑特色因循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更新——以天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永申;;文化现代化的若干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永申;;未来人才的观察与思考[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徐晓望;;妈祖信仰及其文化精神[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仲高;;龟兹文化导论[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韩锦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8 曹鹏;明代都城坛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伟;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堕距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黄丛超;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态[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学玲;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瑜;张谷英村聚落景观的文化生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聂建顺;人文关怀:民间信仰之本[D];中原工学院;2011年
7 李会芹;宋元话本中东京、临安故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曹新玲;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常青;光山花鼓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吴伟明;中学语文教材中儒家经典选文及其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二持;论胡适治学方法与治学实践的成就[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董治安;难忘的启迪和教诲[J];文史哲;1982年04期
3 李新魁;;方孝岳先生的治学方法[J];学术研究;1983年01期
4 ;新书架[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04期
5 李亦男;;再兴朴学[J];读书;2006年01期
6 张秋升;;刘向治学特点综论[J];齐鲁学刊;2007年05期
7 徐道彬;;假设与求证:戴震考证方法论刍议[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周伟洲;;马长寿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J];西北民族论丛;2008年00期
9 陆凤贤;丘国新;;叶剑英与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J];社科纵横;2009年04期
10 许伟建;;容庚先生的学术贡献和治学方法[J];开放时代;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辉v,
本文编号:2532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3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