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学术年鉴的存史与鉴今——《郭沫若研究年鉴》学术价值刍议

发布时间:2021-04-28 13:38
  《郭沫若研究年鉴》出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从促进现代文化发展和推进郭沫若研究深入开展的角度来讲,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郭沫若研究年鉴》除了具备一般年鉴的社会功能外,还具有全面客观保存有关郭沫若研究的年度学术资料的存史功能。通过持续性出版,可以逐步形成郭沫若研究学术史观,在对年度学术论文编选"二次加工"的过程中,更正其中所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以此构建和强化郭沫若研究的学术规范。另外,通过对年度研究资料索引所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可对该学科进行合理定位,这对于发现郭沫若研究中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并找寻郭沫若研究的突破点,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学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年鉴研究. 2019,(01)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创办《郭沫若研究年鉴》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二、《郭沫若研究年鉴》主要学术功能解析
    (一) 汇集郭沫若研究年度重要的学术资料
    (二) 构建郭沫若研究的学术史观
    (三) 导引郭沫若研究的学术规范
    (四) 郭沫若研究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与问题解析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用”范畴下学科年鉴的知识体系与知识服务——以《中国考古学年鉴》为例[J]. 刘迪,周澄.  中国年鉴研究. 2020(04)



本文编号:3165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165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