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新一代史学家应更关注“出思想”

发布时间:2017-08-06 02:14

  本文关键词:新一代史学家应更关注“出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人文 中国史学界 虚拟现实 数据可视化 这一代人 年龄结构 生命周期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学者 问题意识


【摘要】:正毫无疑问,中国史学界正在经历"世代交替"的历史性变化。我想说的,不仅仅是指因个人生命周期之类的缘故所引致的史学从业者年龄结构的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新的学术世代正在数据可视化、数字仓储、文本发掘、多媒体出版、虚拟现实等所谓"数字人文"的背景下成长起来。在我们的学生中,懂得"叛师"的最优秀者,其问题意识、书写或表达形式、研究规范与学术价值观,已经呈现出与我们这一代人迥然不同的样貌。实际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面对,这样的转变也在世界各地的同行中发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数字人文;中国史学界;虚拟现实;数据可视化;这一代人;年龄结构;生命周期;史学理论研究;历史学者;问题意识;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毫无疑问,中国史学界正在经历“世代交替”的历史性变化。我想说的,不仅仅是指因个人生命周 期之类的缘故所引致的史学从业者年龄结构的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新的学术世代正在数据可视化、数字仓储、文本发掘、多媒体出版、虚拟现实等所谓“数字人文”的背景下成长起来。在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沛哲;章洋;;数字人文背景下的英语学习[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林瑞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助推数字人文研究[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张肖雯 刘金波;首个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落户武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记者 褚国飞;数字人文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便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杨敏;数字人文:人文学科范式转变新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李长青 通讯员钱永周;CCTV-IP电视“数字人文”开播[N];中国信息报;2011年



本文编号:627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27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