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作为志书新形式的探索
本文关键词:口述历史作为志书新形式的探索
【摘要】:方志界对口述历史的运用仍处于提倡和探索阶段。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地方志办公室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口述历史之实践,创设《萧山市志》口述历史专卷,制作《萧山市志》口述历史影像纪录片,注重口述历史入志的若干问题,开发利用口述历史资源,引领第二轮修志作了方向性的有益探索。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关键词】: 口述历史 《萧山市志》 新形式
【分类号】:K29;K092
【正文快照】: 口述历史是指以访谈、口述方式,记载过往人事、搜集史料的一种学术活动①。中国和外国都有着悠久的口述历史传统②。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是建立在录音、录像技术基础之上的③。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成立,标志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此后,口述史学在美国很快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佳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在"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1期
2 刘小萌,贺小燕 ,韩俊红;关于知青口述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英;;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的热点审视及其态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2 黄项飞;口述档案:构筑民族的立体记忆[J];档案与建设;2005年07期
3 尹敬媛;;从《口述历史》看口述档案传播的基本要素[J];档案学研究;2008年06期
4 王胜;;乡村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以笔者在农村的访谈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5期
5 佟勇为;;浅谈口述历史对地方志馆的作用[J];沧桑;2013年04期
6 梁卿;;校史编研中的“四重”“四轻”及矫正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8年31期
7 杨天保;张壮强;;由“器”及“道”——历史本科生培养指标的现代解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3期
8 邱锡凤;;触摸那段沉睡的历史——评何英的《抚摸岁月》[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板俊荣;;横看成岭侧成峰——多维视角解读《鞠秀芳民歌纪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4期
10 袁瑞玉;;论口述史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建坡;“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王士强;1960-70年代“前朦胧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涛;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明建;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弘;1968~1980 年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夕;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柳柯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兴起原因探析[D];河南大学;2004年
4 金英娜;口述史及其在流行音乐研究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5 胡文超;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根源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6 陈文;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阶段研究(1968-1973)[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海坤;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凤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边疆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施文;“三线人”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宁;如歌的岁月:对哈尔滨市11位知青生命历程的个案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立文;口述历史刍议[J];纵横;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鉴明;女性口述历史的虚与实[J];史林;2004年S1期
2 梁红一,本刊编辑部;口述历史[J];当代世界;2005年08期
3 熊卫民;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01期
4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中译本问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5 熊培云;;让博客口述历史[J];南风窗;2006年07期
6 邓小军;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紧迫感和奉献精神——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J];中国档案;2006年01期
7 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8 汪文庆;;从陈锦华《国事忆述》看口述历史的功用[J];百年潮;2006年01期
9 刘玉太;;真实是“口述历史”的生命[J];党史文汇;2006年09期
10 黄玲;;关于在新编志书中运用口述历史的探讨[J];中国地方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飞德;;当代中国的口述历史:前景和问题[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历史访谈问题设计中的“文化整体”[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关于征集当代北京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启事[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5 魏芬;;党的文献编研口述历史问题研究[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6 王小平;;盐业口述历史与本土文化产业发展[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7 魏正书;李立冰;;历史的本真言说——基于“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口述历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齐红深;张博;;留住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关于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恽前程;;入朝英豪拾“刀枪”(口述历史)[A];铁流 18——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袁国平烈士、纪念老会长张斱秀将军逝世一周年、战斗生涯 峥嵘岁月、追思 缅怀 学习[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力;确立口述历史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高晓燕 王敬荣;加强口述历史的抢救与研究[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洪波;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龙平久;“口述历史”概念浅议[N];贵州民族报;2009年
5 杨祥银 梓皓;口述历史“草根史学”冲击“精英史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陈墨;电影人口述历史能为历史学贡献什么[N];文艺报;2011年
7 陶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口述历史”推进社会记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聂传清;“归侨口述历史”告诉人们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肖冠雄;口述历史:博物馆资源再创造[N];中国文物报;2012年
10 通讯员 朱雪峰;“口述历史”访谈全面推进[N];中国远洋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冰;口述历史的现状与未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肖振英;论口述历史的研究准备[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黄敬品;美国口述历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志峰;唐德刚口述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慧洁;试论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3年
6 井上望;日本民众口述历史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其其格玛;内蒙古骑兵史的不同表述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3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3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