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的隐喻及其特性
本文关键词:历史学中的隐喻及其特性
【摘要】:对于历史学而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言现象,它还是史学研究的逻辑骨架,属于理论建构性隐喻。与科学隐喻一样,历史学隐喻也具有共识性、参与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是它区别于文学隐喻的重要特征。把隐喻运用于史学研究之中,这种做法不仅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还具有必然性。这是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它能够与史学证据保持一种内在的合理关系。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历史学 隐喻 历史学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西部项目“唯物史观与后现代史观的比较研究”(13XZX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6
【正文快照】: 一隐喻之于历史学一般而言,隐喻(Metaphor)被认为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它“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即隐喻是以缩短了的明喻为基础的替换。其功能是一种‘附加的’‘装饰’,就其结构和形式来看,隐喻是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1]。所谓“附加的装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沂;试论历史学研究的社会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4年Z1期
2 戴鞍钢,谢宝耿;历史学研究视野的拓展──戴鞍钢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0年12期
3 焦雅君,刘伟;百年历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百年论坛新世纪讲学”历史学研讨会综述[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4 刘丽丽;;基于综合学科视角的历史学研究浅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胡凡教授与历史学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谢想云;;论现代历史学研究的后现代转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3期
7 孙巍溥;;理想化模式与历史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李锦伟;;谈分类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赵思宁;;2009年历史学研究热点述评[J];学术月刊;2010年04期
10 王申;郑月阳;张文葳;唐晓蓉;高晓敏;董立功;李正秋;陈伟芳;马威;陈静采;乔杨;李婷婷;黄瑶;;历史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J];中国研究生;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光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金重远先生与他的历史学研究[N];文汇报;2013年
2 肖卫民;中外学者研讨民间信仰历史学研究方法与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黄朴民;历史学研究中的四个“误区”[N];光明日报;2013年
4 潘振平;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朱英;“年代”史:历史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7年
6 编译 黎文;不可分割的过去[N];文汇报;2013年
7 王秦伟;历史学研究中的认识基础与层次把握[N];团结报;2010年
8 崔珍珍;发挥档案在构建正确历史观中的作用[N];中国档案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杜娟;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新探索[N];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翔;实践:历史学研究中人本主义视角与实质主义视角的超越[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4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7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