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杨翼骧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

发布时间:2017-10-05 13:15

  本文关键词:杨翼骧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杨翼骧 中国史学史 《学忍堂文集》


【摘要】:即使是在史学史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的20世纪50年代,杨翼骧先生仍在默默地坚持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编纂工作。以系统的资料编年为基础进行中国史学史研究,成为杨翼骧先生治中国史学史的重要特点。杨先生条分缕析、归纳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史学史研究有着规范性、严谨性和示范性的意义。杨先生很早就致力于撰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史学史,他对中国史学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发展的整体看法、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理论的思考等,都对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杨翼骧 中国史学史 《学忍堂文集》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杨翼骧先生是南开大学著名的史学史专家。1956年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了杨先生的《秦汉史纲要》;1987年、1994年和1999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杨先生编纂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三册;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杨先生与吴泽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历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1期

2 白寿彝;中国史学的童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02期

3 陆申;;推荐一本嘉惠后学的史学专著——读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J];历史教学;1988年01期

4 瞿林东;近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展[J];史学月刊;2003年10期

5 乔治忠,姜胜利;杨翼骧教授的史学成就及其学术特点[J];史学史研究;2003年02期

6 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J];史学史研究;1994年04期

7 乔治忠;;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的治学历程和学术贡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广东历史学会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范围、内容与分期问题的讨论[J];学术研究;196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开军;;史学史基本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发展——兼评周文玖著《史学史导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刍议[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张子侠;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张凯;;改造旧史与编纂新史:金毓黻《中国史学史》之学术旨趣[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研究八十年(上)[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周文玖;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J];回族研究;2005年02期

8 邓伯军;;论研究史体例在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中的应用——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汪受宽;屈直敏;;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姜胜利;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南开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唐燮军;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王寒冬;论韦昭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9 邱少明;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中国史研究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1年

3 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4 郭福生;陆懋德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胜;信息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韩杰;杨翼骧的中国史学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于雯汶;论刘节的史学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春红;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秦汉断代史编纂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9 王维佳;唯物史观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历史学变革[D];扬州大学;2012年

10 李丞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1期

2 章开沅;论史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杨翼骧;;裴松之与《三国志注》[J];历史教学;1963年02期

4 杨翼骧;;刘知几与《史通》[J];历史教学;1963年07期

5 吴怀祺;易学与中国史学[J];南开学报;1997年06期

6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J];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7 陆申;;推荐一本嘉惠后学的史学专著——读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J];历史教学;1988年01期

8 杨翼骧;;为甚么项羽是农民起义领袖?[J];历史教学;1954年05期

9 ;《史学月刊》五十年 总结过去,开辟未来,为建设21世纪新史学而奋斗[J];史学月刊;2001年01期

10 瞿林东;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为中国史学步入21世纪而作[J];史学月刊;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修明;论历史研究的低谷期与高峰期——对史学现状与未来的思考[J];江汉论坛;1988年06期

2 侯德仁;;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史学正统论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3 曾祥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4 谷风;;刘节教授认为:中国史学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分五个时期[J];学术研究;1962年06期

5 葛兆光;晋代史学浅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6 许福谦;;“四胡”说[J];读书;1985年04期

7 ;《史学史研究》1987年总目[J];史学史研究;1987年04期

8 温肇桐;;中国绘画史学史发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0年04期

9 瞿林东;马艳辉;曹守亮;;理性地对待过去 坚定地面向未来——瞿林东先生谈20世纪中国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1期

10 谢贵安;;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霍明琨;;金毓黻《静晤室日记》文献学价值述略[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印;史学有裨治道[N];学习时报;2001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张越;摆脱单一学科史局限[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武汉大学历史系 谢贵安;实录体史学研究向广、深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彭忠德;史胆与史责[N];光明日报;2000年

5 郑一奇;回忆叔父郑鹤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毛春伟;杨慎研究之历史与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瞿林东;白寿彝先生的学风和文风[N];光明日报;2000年

8 瞿林东;资料 会通 见识[N];光明日报;2003年

9 陈红峰;京版集团版权贸易高回报[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江苏省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平江路:水陆并行 河街相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杜维运、谢保成两部三卷本《中国史学史》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王瑞;杜维运及其中国史学史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益萍;刘节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雯汶;论刘节的史学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永伟;王树民史学成就述论[D];安徽大学;2012年

6 丛晓立;吴泽与中国史学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杰;杨翼骧的中国史学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雷萱;民国时期吴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韬;李宗侗学术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成金;俞正燮的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6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76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