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威胁论”评析

发布时间:2018-05-01 15:18

  本文选题:中国 + 和平崛起 ; 参考:《延边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崛起引发世界的关注,“中国威胁论”时起时伏。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威胁论”已出现多次热潮。“中国威胁论”内容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花样不断翻新。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和领域可以概括为四种:中国的军事威胁、中国的经济威胁、中国的网络威胁和中国的人口与环境威胁。本文主要分“经济与人口威胁”、“军事威胁”和“文明的冲突与挑战”三大板块归纳、汇总了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观点和见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影响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和扩张会争夺国际市场和国际资金,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导致了中国的贸易顺差,从而加大了西方国家的失业率,中国加速现代化的过程将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军费高速增长会带动整个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中国会走军事扩张之路,威胁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颠覆国际秩序。中国文明将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形成冲突与挑战。国外学界针对“中国威胁”提出“遏制中国发展”、“对抗、挑战中国”和“抓住机遇,与中国合作共赢”等对策。本文认为,“中国威胁论”存在着很多对中国的揣测、误解以至谬见,对此,本文对照中国的现实,予以辩驳,并强调要以“中国和平崛起”的观点理性解读“中国威胁论”。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渐渐向“中国责任论”转变,对此,我们要从善意和非善意两方面清醒认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以实际行动推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rise of China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and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has come to time. From 1990s to the present,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has appeared many times. "China Threat Theory" is also rich in content and form, and its patterns are constantly refurbished. The main issues and fields of concern are possible. It is summed up in four categories: China's military threat, China's economic threat, China's network threat and China'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threats. This article mainly divides the three major sections of "the threat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military threat" and "the conflict and challenge of civiliz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views and views of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affect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Greater China Economic Circle" will contend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international funds. The low cost of China's labor force leads to China's trade surplus, thus increasing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 modernization will b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eople.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military expenditure will lead to the arms race in the whole East Asian region. China will take the road of military expansion, threaten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challenge the hegemonic statu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vert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Chinese civilization will form conflict and challenge to the Western language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are many speculations, misunderstandings and fallacies of China's threat theory in China. This article refute the reality of China, and emphasizes the view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has gradually changed to "China's responsibility theory". In this regard,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two aspects of good faith and non good faith, adhere to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world" by practical a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四;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J];神州;2004年06期

2 任明;在和平中发展 在和平中崛起[J];前线;2005年03期

3 ;郑必坚谈“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五大特点[J];先锋队;2004年13期

4 黄仁伟;邓小平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8期

5 温家宝;;中国和平崛起五要义[J];理论参考;2004年05期

6 姜长斌;论中国和平崛起与美国国际战略(一)[J];学习与实践;2005年04期

7 王逸舟;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基础[J];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8 王英志;中国和平崛起后日本的角色与心态转换[J];才智;2004年09期

9 王丽娟;浅论“中国威胁论”及其实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侯远长;邓小平的和平观与中国和平崛起[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书章;;中国公共政策与科学发展观(提纲)[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唐纯良;翟志;;邓小平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3 宋继新;;论奥运对和平的追求——促进北京奥运稳定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刘金祥;;论邓小平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贡献[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郭军华;;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贡献[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6 陈阳;;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7 王晓莺;;发挥华人华侨在“中国和平崛起”中作用的新思维与对策[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8 别永兰;;中国“和平崛起”论探源[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9 马建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A];山西省政治学会纪念建党85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郁龙余;;科学发展、执政能力与和平崛起[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中华;“中国威胁论”缘何沉渣泛起[N];科技日报;2005年

2 李富永;说什么“文艺腔”没用,“军事腔”救国?[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代兵 南京政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让“中国威胁论”不再威胁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早报记者 吴挺;善用航母:打破“中国威胁论”的亚洲尝试[N];东方早报;2011年

5 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中国人要克服弱国心态[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6 薛民;中国和平崛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冯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N];绵阳日报;2008年

8 茜岚;日本“强硬论”怎么可能吓住中国[N];国防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箴 樊云芳;为中国和平崛起欢呼[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康慨;英国学者出书:《当中国君临天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良英;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武汉大学;2010年

3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俊;承认的战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姜安;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何东;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主义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何英;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长远;“中国威胁论”评析[D];延边大学;2012年

2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鸥;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韦先良;中国和平崛起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白鹤;科技创新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地位作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冰;中国和平崛起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D];延边大学;2010年

7 臧慧群;印度的“中国威胁论”评析[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永洁;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体系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0年

9 郭俊佳;“凶猛雄狮”还是“温和大象”?[D];外交学院;2005年

10 顾玉章;论软实力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2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0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