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对非经济外交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12-05 20:56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经济外交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作用正不断增强。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加强经济外交,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说明了经济外交已被纳入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中。 中非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是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创造有利国际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非洲地区和平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需要。中国对非经济外交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世纪之初,通过启动“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多边协商对话机制,完善合作机制成为新时期中国对非经济外交的一大亮点。当然,目前置于西方各界显微镜观察下的中非关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认知层面与发展程度的不足以及国家形象问题需要各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对非经济外交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首先从经济外交的概念界定着手,并分析了中国对非开展经济外交的原因。然后从中国对非经济外交的性质、形式、成效以及发展历史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对非经济外交的特点,并指出建立在“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对非经济外交取得了重要成果并符合双方长远利益。最后尝试分析目前形势下中国对非经济外交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应对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economic status, the role of economic diplomacy in China's overall diplomacy is increasing. Premier Wen Jiabao proposed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of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10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o strengthen economic diplomacy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at economic diplomacy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Africa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various forms conforms to th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and is the need to enhance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and create a favou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need to promote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e African region and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s non-economic diplomacy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t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by launching the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rum,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established a mechanism of multilateral consultation and dialogue, and perfecting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has become a bright spot of China's economic diplomacy to Africa in the new period. Of course, the Sino-African relationship, which is under the microscope of western circles,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new challenges. The lack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image need all sides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on-economic diplomacy and to analyze its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First,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diplomacy is defined, and the reasons for China's economic diplomacy to Africa are analyze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on-economic diplomacy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its nature, form,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hina,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and adapted to the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non-economic diplomacy and conforms to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Finall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llenges China faces to non-economic diplomacy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ssible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吉生;种族隔离和南非经济[J];西亚非洲;1992年02期

2 汪勤梅;;好转中的南非经济[J];国际展望;1993年22期

3 姚全根;重视企业管理的非经济目标[J];党政论坛;1997年06期

4 ;非经济部门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研究[J];党建研究;1995年10期

5 ;怎样考核非经济部门领导干部的实绩[J];领导科学;1996年05期

6 陈鸿斌;;对南非的制裁何以未能奏效[J];国际展望;1987年13期

7 钱星博;南非经济改革的困惑[J];国际展望;1995年17期

8 许仁祥;人口·制度·文化──关于三个非经济的经济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06期

9 邵冰;;析中日合作中的非经济性障碍因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0 谢望原,刘明;德国非经济损失之损害赔偿的新发展[J];山东法学;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新华;;浅议探矿权与采矿权的非经济替代属性[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袁书琪;马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课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陶钧钊;;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若干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的思考[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洁;李天来;徐晶;;不同时期亚高温对日光温室番茄光合物质分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洁;;不同生育期昼间亚高温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李文;蔡文华;王加义;;GIS技术支持下的长泰、南靖县芦柑种植精细区划[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聂坪;张春锋;;市场导向、非经济资本与农村新创企业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孟国强;方华琳;朱国庆;周纪东;李炳森;林道竹;杨振;;充分市场化的商品流通和现代物流——南非现代物流和商品流通考察报告[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2年—2003年)[C];2003年

9 李福军;;试论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潘奇;任建华;;论教育外部性[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邓天霄;委员杜西川建议: 应加大对信访等非经济建设工作的关注度[N];凉山日报(汉);2010年

2 燕农;休闲是民生权利而非经济手段[N];商务时报;2008年

3 陈祖芬;一个非经济杀手的自白[N];学习时报;2007年

4 驻坦桑尼亚使馆经商处;中国对东非经济不构成威胁[N];国际商报;2007年

5 本报驻约翰内斯堡记者 陈铭;南非经济稳步增长股市“牛气冲天”[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记者 罗昌爱;广西藤县:部门引资不力 领导电视检讨[N];人民日报;2005年

7 马海亮;南非 经济连续9年保持增长[N];经济日报;2007年

8 阿雪;地产调控对经济影响有限并非经济放缓源头[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刘歆立;农民合作经济的非经济功能作用探析[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10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供稿;蓬勃发展的南非经济[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凤祥;阴阳经济: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D];法国滨海大学;2004年

2 中英伦葩;让·雅克卢梭《遐思录》中的水与山及其道家思想[D];武汉大学;2010年

3 姬亚岚;多功能农业与中国农业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赵秀红;对命运的超验反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张璐;回归自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姚历;梅斯的法兰西民族身份[D];武汉大学;2013年

7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圆圆;巴黎郊区年轻人使用音节倒置词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丽娟;论安德烈·马尔罗时期的文化政策(1959-196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苏f ;永恒的奢侈,不朽的时尚[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鞠雪霞;中国对非经济外交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D];外交学院;2010年

2 布仑诗;中国援非模式和成效反思[D];外交学院;2010年

3 杨倩;论瑞士中立的演变[D];外交学院;2011年

4 陈珍;中西文化视角下的“和谐世界”理念[D];外交学院;2011年

5 李志伟;中资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投资现状和前景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6 邱琼琼;论朱利安·格拉克《阿尔戈城堡》.《沙岸风云》.《林中烟台》三部小说人物的“行走”魅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崔小琴;中国对非医疗外交成效及问题反思[D];外交学院;2011年

8 崔晴;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北京、巴黎的经验反思[D];外交学院;2011年

9 杨淑岚;论黎巴嫩教派主义的认知形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董雪;试析瑞士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倡议与全民公决[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65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65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