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初探

发布时间:2018-12-07 13:54
【摘要】:新时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得到了党内的一致确认,显然,新型大国关系区别于传统大国关系,新型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冷战思维"、"零和博弈"1,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当前,中俄关系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征,双方的合作有着扎实的基础,中俄"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蓬勃发展,中俄关系也将在高水平上继续前进,这一良好的态势给世界各国之间构筑新型关系提供了"样板"。但必须承认,中俄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双方在能源、军售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因此,新时期双方应该进一步建立互信,构筑新型中俄大国关系双方应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着力点。只有这样,中俄才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Abstract]:In the new era,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ype of power relationship has been unanimously confirmed within the Party. Obviously, the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 the "Cold War thinking" between the new great power and the conservative power, and the "zero-sum game" (1). It has long been out of line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t present, Sino-Russian rel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a solid foundation.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s developing healthily and vigorously, and Sino-Russian relations will continue to advance at a high level. This good situation provides a model for building new relationships among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it must be acknowledged that Sino-Russian relations are also facing many challenges, and that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in energy and arms sal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refore, in the new era, the two sides should further establish mutual trust and build a new type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between the great powers. Both sides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with their advantages. Cooperation is the key to win-win cooperation. Only in this way, China and Russia can always be "good neighbors, good partners, good friend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822.3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庆;张萍;;中俄关系二十年:稳步发展的战略协作[J];俄罗斯学刊;2013年03期

2 赵华胜;;中国崛起对俄罗斯是威胁吗?[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3 李永全;;走向全面战略合作的中俄关系[J];东北亚论坛;2013年04期

4 朱佳木;;中俄友好合作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博;;中俄北极合作的基础与路径思考[J];东北亚论坛;2014年03期

2 孙凯;王晨光;;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4年06期

3 王树春;万青松;;试论普京欧亚新战略对中国的影响[J];战略决策研究;2013年05期

4 王生;罗肖;;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与路径[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杨;基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两国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李湘艳;当代中俄传媒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南泉;;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N];人民日报;2013年

2 钟声;[N];人民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一平;从冷战后国际体系的复杂化看中国与大国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2期

2 丁奎松;亚太大国关系对地区安全合作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Z1期

3 孙承;大国关系与东亚合作[J];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4 俞邃;中国的大国关系理论与实践[J];当代世界;2001年03期

5 房乐宪;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看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6 赵念渝;试论影响21世纪大国关系的三种因素[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7 赵念渝;影响21世纪大国关系的若干因素[J];开放导报;2001年04期

8 傅耀祖;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及其特点[J];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林利民;亚太大国关系的历史变迁:单极?两极?还是多极?[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杨成绪;大国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J];俄罗斯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夏立平;;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视角下的中美太空领域博弈与合作[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2 钮汉章;;相容:超越零和的有序竞争——政治发展视角下的21世纪大国关系走势[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金应忠;;避免全球性结盟分裂对抗是当代大国的历史使命——兼议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金子秀敏;;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下的日中关系[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4期(总第113期)[C];2013年

5 仇华飞;;国际秩序转变中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宋荣华;何为新型大国关系?[N];广州日报;2012年

2 美国著名国家关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 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 约瑟夫·奈;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李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N];人民日报;2013年

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 叶小文;促进新的文明复兴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N];光明日报;2013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N生;迈向新型大国关系,,中美需把准定位[N];解放日报;2013年

6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 张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N];东方早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洪俊杰;中美求解建“新型大国关系”之道[N];解放日报;2013年

8 裴远颖 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耐心和智慧[N];解放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日;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持续发力[N];国际商报;2013年

10 钟声;努力开创新型大国关系之路[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靖国华;冷战后大国关系的结构性调整及其走势[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曹扬;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及中国的对策[D];东北大学;2013年

3 卜凤坤;论中国大国关系模式的嬗变与得失[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张艳杰;试论二战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中的大国关系因素[D];暨南大学;2008年

5 张文静;从伊朗核问题看美欧分歧[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孟一;第三次印巴战争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7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67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