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导条约》全球化:动因、路径与前景

发布时间:2018-12-08 13:57
【摘要】:《中导条约》是美苏在冷战时期签署的核军备控制条约。自2007年起,俄罗斯开始要求将条约从美俄双边扩展为全球多边,并得到美国支持。2014年7月,美俄就《中导条约》履约问题产生争议,导致条约未来出现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美学术界再度提出将《中导条约》全球化,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美俄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既有历史根源又有现实地缘安全因素,既有可能采取维持条约基本框架而直接扩大条约限制范围,也有可能采取所谓双轨策略,以威胁退约或修改条约来促使拥有陆基中程导弹的第三国加入条约。但是,美俄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将遭遇一系列阻碍,其实现前景十分渺茫。
[Abstract]:The Treaty is a nuclear arms control treaty sig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cold war. Since 2007, Russia has called for the treaty to be expanded from bilateral to global multilateral, with U.S. support. In July 2014,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dispu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eaty, leading to un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treaty.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once again proposed to globalize the Treaty, which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promoting the "Intermediate Missile Treaty" globalization has both historical roots and realistic geopolitical security factors. It is not only possible to maintai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reaty and directly expand the scope of treaty restrictions, but also to adopt the so-called two-track strategy. The threat of denunci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the treaty to facilitate the accession of third countries with land-based intermediate-range missiles. However, the US and Russia will encounter a series of obstacles to globalize the INF Treaty, and the prospects for its realization are very slim.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
【分类号】:D81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富源;;如何当好一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教之感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郑寰;;人民公社和集体农庄的比较——对中苏农村经营制度变革的反思[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3 雷扬;;试论党务公开[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王晓秋;刘世华;;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及其风险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绍章;;冷战时期苏联的石油与天然气:效能和限度——俄罗斯石油:军事战中的效能[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6 余科杰;“绿色政治”与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3期

7 刘军;全球化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形成——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4期

8 李慎明;李小宁;葛幼力;邱建;郝一星;;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8集DVD教育参考片解说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2期

9 徐洪峰;;里根政府对苏联经济外交政策研究:1981~1988——苏联解体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2期

10 韩克敌;;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美苏交涉(1991)[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映红;华启和;;苏联模式的生态批判[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卷第2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卿孟军;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蓉;理解制度的演化[D];辽宁大学;2008年

4 王振海;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宗教政策及其影响(1985-199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滕仁;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与外高加索国家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吕瑞林;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吕香芝;打开缺口:美国对波兰政策研究(1980-1989)[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s,

本文编号:2368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68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