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档案记录,古巴与美国在超过50年的时间里面都没有太多的政治与经济往来。这种紧张的关系导致了古巴在冷战结束之后就一直孤立于美国霸权的经济体系之外。美国用来保持当下经济体系所采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国际货币组织(IMF)。很出乎意料的是,古巴原来也是国际货币组织中的一员,但是在1964年的时候古巴退出了这个组织.根据一些资料记录,古巴退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古巴对美国缺少信任,并且也和当时古巴与“反美”的苏维埃联盟(苏联)的关系密切相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去探究更多,去探索为什么直到现在古巴依旧不是国际货币组织的成员之一。国际货币组织常常因为它所秉承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遭到批评。新自由主义政策通常意味着要分散并扰乱国内市场经济。但新自由主义者们认为,市场自身可以调节自己,政府机关不需要进行过多干预。国际货币组织用这些理念制定政策通过提供贷款,帮助其发展等方式来帮助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国家。但是这些贷款都是有条件的。国际货币组织会要求其成员削弱本国政府对市场的控制,让其市场可以自由地生长发展。我会讨论这个概念是怎样完全与古巴领导管理国家的理念背道而驰。卡斯特罗家族认为:国际货币组织的政策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这方面做的很糟糕,而且这也让发展中国家去服从以及依赖国际货币组织。(Seilijos,7)我的调查研究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这是一个从不同视角看待的一个主题,最明显的线索是美国与古巴在冷战前后的关系。在超过50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没有停止过讨论这个内容,但是现在我要通过国际货币组织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国际货币组织的指导方针表明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阻止另外一个国家加入,所以探索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古巴现在还没有成为国际货币组织的一员将具有巨大意义。其中包含古巴本国的原因,比如古巴的领导们不想让本国的经济制度被操控在一个50年来的敌人手里面,或者是因为古巴国内市场都是被政府所管制和拥有;其中也有历史的因素:由于遭受了严苛的经济制裁,古巴有超过50年没有与美国及其经贸机构进行往来。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货币组织中所蕴含的新自由主义策略对像古巴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并不适合用来发展经济。古巴的领导们也同样意识到了国际货币组织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用以发展经济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P119)在50年的时间里,美国对古巴都在实施经济封锁,这导致古巴加入了美国的首要对手——苏维埃联盟(苏联),从而拒绝美国的援助以及干涉。古巴领导人责备美国一直鼓吹并施压导致了卡斯特罗政体的瓦解,甚至是展开暗杀计划。古巴被放在了资金恐怖主义的名单上,两国之间的贸易被终止,美国还鼓励其他国家与古巴断绝交往关系。因此,古巴将所有抨击古巴政府以及卡斯特罗政权的人或是美国政策的支持者关押起来,并且击落了美国游客的飞机,收回了美国公司在古巴的所有权。一些美国国会成员支持要实施拖住古巴经济发展的政策,直到古巴沦陷,卡斯特罗政权垮台。最近的新闻报道,古巴现任总统劳尔·卡斯特罗(Raul Castro)表示对古巴衰落经济体的现状有改革的想法。他提到,国际货币组织会对古巴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古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它的双重货币系统,这些货币没有一个统一、可行的管理的兑换率,这就导致了货币制度的不平衡以及无效性。这个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否则本国经济就无法稳定,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考虑古巴。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古巴成为国际货币组织的一员?第一章:国际货币组织的要求在这个章节中,我会详细叙述国际货币组织以及他们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在这里对国际货币组织如何对待其他不是该组织主要成员国盟友的国家需要加以论述。国际货币组织声称欢迎任何国家加入该组织,然而一旦一个国家选择加入了国际货币组织,就必须支付与他们国家成比例的会费。这个对于古巴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也不是最主要的阻碍。学者们指出国际货币组织所倡导的是以市场为主的新自由主义思想(peet107),这就假定了国际市场的运行是可预测的,并且所有问题都可以运用相关理论来解决。但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决策者并不总是公平公正的,他们倾向于引领成员国去效仿他们自认为是成功的政策。国际货币组织的批评者们认为,国际货币组织相信他们对成员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指引是有效的,国际货币组织认为在特定的相同的形势下,它所秉承的标准政策通用于所有国家,不会去解决某个国家的具体问题。很多成员国接受了贷款以及国际货币组织的政策建议,已经做出了经济上的改变,但究竟是否能够真正带来经济好转尚有待观察。但是有研究表明,一些成员国仍然需要国际货币组织提供的援助,而这或许恰恰就是那些国际货币组织领导人们想要的结果,因为这样其他成员国就会不断地向它寻求援助。因为现在这些成员国是负有对国际货币组织的债务,因此他们也必须遵循国际货币组织制定的规则。许多政策变动要求其成员国具有一个提升自身经济稳定的目标。但有时候,国家经济因此得到的改善微乎其微,当然有时候,一些政策建议还是有利的。不管怎样,来自于国际货币组织制定的政策意见将会导致成员国负债于国际货币组织。在这一章节,我将解释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预期目标,在这里我会列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国际货币组织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意见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怎样的结果。在此之后,我会论述相关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我们有必要了解古巴的经济决策者们对国际货币组织的看法以及他们出台的新经济政策。在这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经济的增速明显下降。也有人争论说国际货币组织将社会分化了,它创造了贫富阶级,他们既提供资金给那些可以控制大量规则制定并同时创造大量利润的决策者们,而这一切又恰恰加深了两级的分化。以上是古巴选择不加入国际货币组织的部分原因,在这一部分,我将把原因归结于新自由主义。此章节将要回答的问题:国际货币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要求是什么?对于像古巴这种国家,新自由主义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国际货币组织怎样处理与古巴有着相似困境的国家?第二章,古巴幸存于国际货币组织IMF之外在此章节里我会说明古巴本国的市场不太适合加入国际货币组织。鉴于古巴政府可以被归成社会主义共和国,这就表示,古巴本国的经济以及政治权力都集中在古巴政府中。这样的经济政策的制定使国家拥有绝大多数的资源以及产业/公司。然而这些国有企业都因此而出现经营不善的状况。因此,古巴在政策改革上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古巴需要去改善本国的政策,鼓励并倡导企业私有化。古巴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它的社会主义体系。政府在经济上扮演者最为核心的角色,掌控着古巴的大部分资源,政府提供就业和必要性的福利(例如食物和汽油),同时教育体系也完全由国家管理,因而古巴的教育体系恰恰变成了世界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些都是古巴引以为傲的成就。因此古巴的决策者们都坚定地想把这些社会主义项目延续下去,而新自由主义政策则会使古巴政府放弃这些项目。经过调研之后,我发现其他一些与古巴决策者们是否重返国际货币组织有关的问题:相关机构似乎并不愿意将信息公开透明化。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是古巴重返国际货币组织的主要障碍。纵观古巴的领导人,从菲德尔(Fidel)到劳尔(Raul),都并不情愿完全公开内部经济状况的信息,美国与古巴之间的不信任也主要来源于此。古巴以局外人的身份视角得出结论:国际货币组织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政策效果大多数是消极的,因此他们质疑国际货币组织使用这类政策究竟是出于何种想法和初衷。许多国际货币组织的批评者一直怀疑新自由主义模式是否会让国家受益,还是只能实现国际货币组织中多数人的利益。古巴领导人一直坚定声称他们不想被迫服从美国所主导的国际货币组织所提供的政策。此章节将要回答的问题:古巴的什么政策会对国际货币组织的政策产生阻碍?没有国际货币组织古巴经济是何景象?市场为主导政策如何影响古巴?劳尔(Raul)卡斯特罗怎样看待信息公开透明?第三章,美国在IMF中的角色众所周知,美国对于国际货币组织的决策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哪怕国际货币组织在章程上规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阻止另外一个国家加入国际货币组织,但是美国有着17%的投票权去决定成员国资格,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还有83%的概率去改变美国的想法,美国不能独自阻止古巴恢复国际货币组织成员的资格,例如1996年发生的Helms Burton行动,Helms Burton行动反对美国阻挡古巴加入任何国际金融组织(IMF和WTO),但是美国等国仍然诱导其他国家不要赞成古巴的加入。研究显示,那些在联合国和美国立场一致的国家在国际货币组织得到了更多的利益。过去紧张的关系在这里也在重现。菲德尔卡斯特罗一向反对偏袒美国以及由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体系,哪怕是古巴重新加入国际货币组织,他和劳尔都知道古巴不会得到任何优待。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采用了许多手段将新自由主义推行到了各类国际金融机构。此章节将会探讨另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古巴不信任美国。如今,两国关系有了一些改善,双方都在磋商用何种办法建立古巴——美国的关系链。两国的大使馆都重新开启,古巴也被从不被接受的恐怖主义名单中移除。但为什么古巴还是没有加入国际货币组织呢?一些美国政治家认为,古巴本国在美国的目标还没有被实现,并且卡斯特罗政权还没有被废除,他们认为这些就是美国不能终止封锁把古巴纳入国际经济队列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国会有着对古巴重返原有地位的否决权。美国国会必须把这些政策纳入议程进行投票。在过去,美国不同意这些安排,美国保留资金并且限制国际货币组织的行动。美国与古巴两国最近的政策改变在美国国会里面骂声一片.一些国会成员指出:一旦总统下台他们仍会去努力阻止,使古巴最终来看仍然受到限制。这让我想到了即将来临的美国大选,这个大选可能会选出一个反对现任总统对于古巴政策的一个新总统。这会对古巴加入国际货币组织产生重大影响。之所以一些总统候选人已经表示出了他们对新外交政策的不赞同以及他们要取消这些改变的想法,是因为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感到美国的现任总统在放弃与古巴超过50年的民主斗争。此章节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对国际货币组织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力让美国在选择国际货币组织的政策时占据优势。美国不仅可以减缓国际货币组织的决策进度,而且还可以促进那些看起来对美国本国有利的一些政策,哪怕这些政策将无效于其他那些需要发展的国家。新自由主义的环境削弱了本土政府的权力,却让许多跨国企业(大多数都是美国的公司)获得利益。古巴的决策者们看到了这个问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美国的不信任。此章节将要回答的问题-美国在什么方面影响了国际货币组织?-如果美国对古巴的禁令没有解除,古巴可以重新加入国际货币组织吗?-为什么美国推崇新自由主义?结论:在该论文中,我将总结古巴拒绝加入国际货币组织的原因。我们知道美国与古巴之间的紧张关系是让古巴从国际货币组织分离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通过我的研究我又发现了更多的原因。新自由主义、信息透明度以及对美国的不信任都是我要探讨的关于古巴从国际货币组织分离的原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际货币基金会对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重要性[J];今日苏联东欧;1983年03期
2 霍希贵;国际货币多元化和埃居对日元的策略[J];日本学刊;1995年05期
3 ;国内财经解读[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6期
4 ;国际财经解读[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40期
5 杨景明;龚少情;;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货币运行协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6 张宝祥;欧元走强的喜与忧[J];人民论坛;2003年02期
7 杨松;;国际货币新秩序与国际法的发展[J];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8 张宇燕;张静春;;国际货币的成本和收益[J];世界知识;2008年21期
9 王信;;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币博弈的强与弱[J];理论参考;2009年10期
10 廖凡;;国际货币体制的困境与出路[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竹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际货币战略的演变[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卢锋;;追赶-危机-变革——国际货币演变历史透视与现实改革[A];2009年春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7期)[C];2009年
3 丁剑平;楚国乐;;对“特里芬两难”国际货币形成的检验——对贸易逆差的动态解读[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牛娟娟;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七届部长级会议[N];金融时报;2013年
2 记者 李岚;国际货币会议2013年年会在沪召开[N];金融时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陈昆才;国利“迎战”国际货币经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邱林;人民币离国际货币有多远[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童海华;建立公平、有效、合理的国际货币新秩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记者 于舰;人民币将在开放中成就国际货币[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欧债危机与国际货币多元化体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8 记者 李正信;国际货币基金紧急救援拉美国家[N];经济日报;2001年
9 张若斌;上海国际货币经纪公司成立[N];证券时报;2007年
10 记者 徐启生;世行称人民币10年后将成为国际货币[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海燕;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如;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4 王宇哲;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性及治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于学伟;基于需求视角的货币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徐扬;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伟国;欧元生成机制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峥;从英磅到美元:国际货币霸权转移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张晓萌;基于MIU模型的国际货币惯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Caleb Jackson;国际货币组织中的古巴:不止是与美国的对抗[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英;欧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金龙;国际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宏伟;国际货币竞争力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7 丁丹;当代国际货币格局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许玉宾;国际货币协调机制的发展趋势[D];外交学院;2011年
9 王健;国际货币竞争的决定因素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10 吕想;基于货币基本职能的国际货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
本文编号:
2398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