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制衡”背后的“代价”——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再解读

发布时间:2019-05-21 22:59
【摘要】:冷战后,历届美国政府无不高度重视亚太战略,从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战略东移,到小布什政府政治军事战略东移,再到奥巴马政府的战略重心东移,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亚太地区的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不断改变。奥巴马政府与往届政府的亚太战略多有不同,其亚太战略是"战略重心型"战略,而且是"多层次再平衡战略",其中包括安全体系平衡、经济政策平衡和军事战略。从近年的发展态势看,美国针对中国的制衡动作一直不断且有日渐增强的趋向,然而,美国"制衡"战略的背后潜在的经济、政治、安全等等风险因素亦逐渐显现。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课题号No.NJ20140035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维江;;全球再平衡: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J];世界知识;2010年19期

2 郑联盛;;2011:新常态、再平衡与国际博弈[J];世界知识;2011年01期

3 刘煜辉;;弱美元再平衡下的中国抉择[J];南风窗;2010年04期

4 昱华;;中国怎样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全身而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5 孙治宇;赵曙东;;美国从“经济再平衡”中实现世界套利[J];理论参考;2011年02期

6 王荣军;;中美贸易“再平衡”:路径与前景[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建军;张贯修;;论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再平衡[J];山东审判;2008年06期

8 刘煜辉;;中美经济再平衡之难[J];南风窗;2009年01期

9 李;;“十二五”是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的历史新起点[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1期

10 张明;徐铭蔚;;世界经济再平衡 国际政策协调是关键[J];领导之友;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洪才;;第三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三大路径比较[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2 徐洪才;;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3 陈向明;;全球经济失衡与区域再平衡:中国出口导向型产业的空间集聚转移是否重要?(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郑新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三个相关问题[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徐洪才;;总论 探索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6 裴长洪;;保持出口增长的认识与政策[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伟;;第六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三大对冲措施:加快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杨子健;张焕波;徐长春;;第八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五大对冲措施:要素价格市场化[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9 景春梅;;第四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一大对冲措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10 綦鲁明;;第七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四大对冲措施:加快资源密集型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失衡的世界,再平衡的中国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张婧;“再平衡”目标空前艰巨[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李辉;资本市场需要再平衡[N];民营经济报;2011年

4 王慧卿;英美同气 欲议“全球经济再平衡”[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记者 袁蓉君;亚洲通胀下行趋势渐成 政策回应偏好需再平衡[N];金融时报;2011年

6 银河期货 付鹏;中美寻求再平衡 长期利好国内股市[N];期货日报;2011年

7 张伟;全球金融市场艰难“再平衡”[N];期货日报;2011年

8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 王国刚;汇率难解“再平衡”[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方方 张婧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晓哲;全球“再平衡”是中国企业的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曲凤杰;5~10年内全球经济难再平衡[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连玉霖;流动性过剩、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D];南开大学;2012年

2 张Z,

本文编号:248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8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