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袁梦杰 河北大学

发布时间:2021-03-13 14:54
  自十六世纪以来,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完成,世界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自此世界各国真正开始相互融合,全球化进程日趋明显,“地球村”概念已然由愿景转化为现实,人类逐步形成休戚与共、荣辱并存的紧密关系。在新世纪、新阶段,世界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和表现,全球化在给各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世界将怎样发展,人类将怎样长久生存下去等具有世纪性特征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不同国家会给出不同答案,而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基于全球视野和人类长远利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当前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案和新路径。作为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诚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会一帆风顺,它将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挠,受到诸如零和思维、丛林法则、一国安全论、文明冲突论、功利生态观等片面价值观的侵袭,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内涵的国际权利观、整体安全观、正确义利观、新型文明观、绿色生态观代表了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所彰显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必将会推动人类社会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迈进。本选题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主轴,以“思想产生的渊源”、“思想包含的内容”、“具体构建的路径”为主线,重点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包含的内容、价值和特性,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河北省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页数】:6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1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1.1 理论来源
        1.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1.1.2 列宁共同体思想
        1.1.3 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性理念
        1.1.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2 社会历史条件
        1.2.1 历史渊源:早期共同体和世界城邦观念
        1.2.2 现实需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弥补全球思想
    1.3 形成过程
        1.3.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1.3.2 亚洲命运共同体
        1.3.3 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2.1.1 坚持国际权利观,构建政治新道路
        2.1.2 树立整体安全观,开创安全新局面
        2.1.3 弘扬正确义利观,谋求经济新前景
        2.1.4 构筑新型文明观,营造文明新气象
        2.1.5 倡导绿色生态观,开辟生态新境界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特征
        2.2.1 平等性
        2.2.2 共赢性
        2.2.3 互鉴性
        2.2.4 包容性
        2.2.5 持久性
第3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现路径和现实意义
    3.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现路径
        3.1.1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新型外交理念
        3.1.2 加强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
        3.1.3 加快实现世界经济领域互联互通
        3.1.4 大力发展全方位公共人文外交
        3.1.5 积极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3.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3.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3.2.2 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历史新征程
        3.2.3 为增进中国同世界沟通交流开创时代新平台
        3.2.4 为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1]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内涵与意义[J]. 彭冰冰.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4)
[2]生态文明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中国实践[J]. 季华.  新西部(理论版). 2016(20)
[3]论列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杨晶,陶富源.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4]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微[J]. 王欣,高庆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9)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J]. 谢文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6]“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精神丝绸之路”[J]. 陈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J]. 陈须隆.  当代世界. 2016(07)
[8]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J]. 赵可金.  当代世界. 2016(06)
[9]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世界梦概念辨析——兼论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J]. 胡子祥,郑永廷.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3)
[10]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结构与构建路径[J]. 周显信,罗馨.  理论与改革. 2016(03)


本文编号:3080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80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