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宋春雷 山东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1-03-13 14:57
  中国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一直向世界展示自己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这种努力一直为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坚持与秉承。中国坚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人类之间的合作远远大于分歧,共赢的价值远远胜于独享。人类之间的战火未熄、纷争未止、形态对立、利益至上主义等等,为人类制造了隔阂、歧视与仇恨。当今世界,人类是处在西方中心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发展模式中的,人类社会若想从以西方中心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必须重新考虑“人类应该实现什么样子的发展,怎样实现这种发展”的问题。而历史的潮流之所以滚滚向前,是因为依靠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依靠着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与追求的先行者、执行者。在对人类的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上,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以及中国方略。一言以蔽之,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贡献给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它形成的背景和理论渊源既有中国情怀,又放眼世界;它的基本内容和总布局思想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建立平等相待,互谅互商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重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它所倡导的不是意识形态灌输,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知行合一,既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构建,又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维度,真正为人类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它尊重彼此差异,重视包容借鉴、平等互助,重视绿色发展,重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与西方的思想言说的价值有根本差异;它的建构原则遵循如下:分步实现原则、平等互助原则、尊重差异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包容借鉴原则;它的建构有具体路径,其中就有“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行;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人类发展问题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尝试,其归宿在于为人类的未来之路上下求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页数】:8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创新
        1.4.2 研究视角创新
第一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背景
    1.1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2 应对全球问题的迫切需要
        1.2.1 反全球化的思潮
        1.2.2 恐怖主义的威胁
        1.2.3 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困扰
    1.3 当代和平外交筑牢的的实践根基
    1.4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提供的机遇
第二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和”思想
第三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3.1.1 建立平等相待,互谅互商的伙伴关系
        3.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3.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3.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1.5 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3.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特征
        3.2.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特征
        3.2.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特征
第四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建构原则和建构路径
    4.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现原则
        4.1.1 分步实现原则
        4.1.2 平等互助原则
        4.1.3 尊重差异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5 包容借鉴原则
    4.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构建路径
第五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意义
    5.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意义
        5.1.1 回顾人类过去的历史
        5.1.2 展望人类社会发展美好的未来
        5.1.3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5.1.4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5.2.1 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方式
        5.2.2 为全球生态和谐以及国际和平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5.2.3 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新模式
        5.2.4 为人类向何处去提供了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期成果
致谢
 
期刊论文
 
[1]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综述[J]. 宋婧琳,张华波.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05)
[2]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J]. 孙劲松.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05)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J]. 谢文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4]“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意蕴的三重维度[J]. 徐艳玲,李聪.  科学社会主义. 2016(03)
[5]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 石云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09)
[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 李爱敏.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6(02)
[7]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 董立人.  学习论坛. 2016(03)
[8]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J]. 董立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 明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10]西方共同体主义及其中国意义[J]. 韩升,谢丽威.  桂海论丛. 2014(05)


本文编号:3080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80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