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国与欧盟

发布时间:2017-04-28 12:11

  本文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国与欧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和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关键参与者。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京都进程中,欧盟扮演了领导者角色,而中国是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参与者。在后京都进程中,中欧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既有共同立场,也有政策分歧,但总体上进行着更为频繁而积极的互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中国 欧盟
【基金】: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09ZS07
【分类号】:P467;D822.35
【正文快照】: 国际社会围绕着《京都议定书》进行的谈判可以分为京都进程和后京都进程两个阶段,即国际社会为达成《京都议定书》而进行的谈判过程以及该议定书生效的过程和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2012年之后)建立进一步减排温室气体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国际谈判过程。本文在考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与任务[J];中国投资;2011年07期

2 ;破解谜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Ⅲ)[J];科技导报;2011年17期

3 纪陆;;政策动向[J];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4 汪凌勇;黄龙光;;破解谜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Ⅱ)[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5 焦玉洁;;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6 ;新书架[J];气象;2011年09期

7 李强;张健康;;发现[J];世界博览;2011年15期

8 刘青海;;新时期中非投资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喀麦隆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9 王晓文;;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J];财经界;2011年07期

10 ;全球升温波及生物群落[J];生命世界;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隽玫;李耀先;李秀存;;近百年来广西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差异[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高层论坛综述[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张希良;王若水;;WTO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环境友好技术转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李志军;王国志;;21世纪潜在的冰科学研究问题[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伟华;;WTO主要发达成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评述[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6 徐影;;数据共享与各个项目间的集成是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7 王跃招;;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两栖类种群的响应[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陈金华;秦耀辰;;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启示[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9 李威;;论中美“碳外交”的协调与互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10 解福燕;;云南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成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忠杰;批准《京都议定书》时机未到[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白景山;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前景暗淡[N];国际商报;2002年

3 廖政军邋吴成良;博鳌亚洲论坛热议气候变化[N];人民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蕾;我们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宗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展现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钟合;我国电业建设再遭环保压力[N];中华建筑报;2005年

7 常璐邋张海娜;美国环境官员: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张小青;俄政府同意批准《京都议定书》意义重大[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记者 陈勇;对《京都议定书》美国为何顽固说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周宏春;美国气候法案传递的信息[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燕;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对美国与《京都议定书》的双层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启东;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盛;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t熺

本文编号:332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2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