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全球治理出现了三类平行非正式集团,分别是西方大国主导的非正式集团,如G8和G8+5,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平等协商的非正式集团,如G20,以及新兴大国内部组成的非正式集团,如IBSA和BR ICs等。这些非正式治理集团的涌现,反映了全球权力转移以及全球治理体系发生的变化,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日益庞杂、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进行的制度创新,也是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以集团身份参与、改进全球治理的重要进程。在可见的未来,这些非正式治理集团将共存、共处,并与正式国际组织一道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
【关键词】: 非正式集团 大国协调 全球治理
【基金】:作者主持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当代外交类型研究”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资助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非正式集团(informal groupings)的涌现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现象。除了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七国集团外,近年来涌现的印度、巴西、南非三国对话论坛(IBSA),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BR ICs)峰会,G8+5进程,以及最近风头正劲的20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先武;;欧洲协调机制的历史与理论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2 马荣久;;中国与东亚地区安全——以地区复合安全的“过程导向”为视角[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3 朱听昌;;大国协调:21世纪大国关系的主旋律——兼论中国在大国协调中的作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金灿荣;;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1期
5 李义虎;;东西南北都有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1期
6 于宏源;;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5期
7 仇发华;;徘徊于“双边”与“多边”之间——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路径选择[J];韩国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8 封永平;;中日关系困境解读[J];国际论坛;2006年01期
9 休·怀特;黄莺;;谨慎乐观: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崛起[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5期
10 朱虹;;在复杂局面中推动多边关系和平发展——评中国应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J];新东方;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惜戈;;对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几点思考[A];国际安全合作与亚太地区安全——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第二届香山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德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副研究员;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全球治理[N];中国国防报;2010年
2 赵楚;中美恢复军事交流缓解各国焦虑[N];国防时报;2010年
3 刘飞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问题研究员;首尔峰会折射后危机时代新特征[N];世界报;2010年
4 高长海 李大光;东北亚亟须构建区域安全机制[N];解放军报;2010年
5 杨鸿玺;大国关系是否达到质变临界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梁强 周梁;战争已在酝酿中?[N];财经时报;2006年
7 ;历史对于国际问题研究为什么重要[N];解放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娜;中美经贸关系:大国的博弈与协调[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袁鹏;美国踏上不归路?[N];人民日报;2006年
10 王缉思 倪峰 张立平;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对我国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颖;全球治理中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D];外交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波;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历史演变与构建[D];延边大学;2010年
2 刘怡君;朝核问题前景:构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丽红;论冷战后国际干预的特点及其规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7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