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条件探索
本文关键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条件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美双方的政治定位进行了多次调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目前最新的一次定位,旨在对历史上大国冲突的问题做出正面回答,避免两国跌入"修昔底德陷阱"。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中美关系出现了两国在地区领导权、中国军事现代化、航天与电子及网络领域、产业升级、海洋战略、政治多元、发展模式以及战略互信等八个方面进行竞争的新问题,但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却存在诸多可资利用的有利条件。在主体性条件上,中美既是超大型国家,也是文明型国家,这使得中美两国在性质上不同于历史上出现的新兴大国与现存大国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在客观性条件上,其历史性、技术性和时代性条件将起到维持中美关系稳定的作用;在中美双边特性的条件上,中美之间的紧密关系具有了共同演进的基础。作者认为,如果中美两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且路径选择得当,成功构建两国间的新型大国关系是可能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关系 竞争性议题 中国外交
【基金】:金灿荣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国关系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项目编号:05JZD000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71.2
【正文快照】: 一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和平发展,其实力显著增强,中美两国在力量对比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政治定位也处于不断调适中,这使得中美两国关系的调整具有了动态发展的特征。1972-1997年,中美两国还处于一种相互接触与调适的过程中,期间经历了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方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路径与前景[J];当代亚太;2013年02期
2 傅梦孜;;中美关系发展的逻辑思考[J];美国研究;2011年03期
3 蔡翠红;;网络空间的中美关系:竞争、冲突与合作[J];美国研究;2012年03期
4 张建;;中国周边外交再思考[J];当代世界;2013年06期
5 赵穗生;卜永光;;中美应共同谋求世界权力天平“新的均衡”[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8期
6 达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07期
7 江涌;;当心世界老二的魔咒[J];世界知识;2010年22期
8 袁鹏;;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承生;;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的理性定位与历史流变[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杨晓虎;;美国对台军售——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掣肘因素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王占东;;辩证认识个人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4 刘中民;;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述论[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5 陈衍德;陈遥;;20世纪末以来中、美与东盟的三边互动关系——以权力转移为视角[J];当代亚太;2009年06期
6 葛红亮;;冷战后美国的南海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2期
7 董海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关系的演变[J];党史文苑;2009年18期
8 张文禄;;“七·七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前国民政府对美外交活动述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文禄;;1938-1941年国民政府对美外交述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文禄;;抗战中期国民政府弃苏联美政策成因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兵;一位斯特劳斯主义者的肖像:哈维·曼斯菲尔德政治思想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9 华翔;国际地位与领土主权[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征;美国堕胎立法之历史沿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卓然;丹尼尔·韦伯斯特的国家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鲁男;罗斯福对华经济政策(1931-194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海文;林登·约翰逊政府国内改革再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雨;试论新世纪以来两岸间党际交流[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蔺锐;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军事交流(1979-2010)[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幸言;中美关系的演变对越战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全振华;二战期间美国在华军事投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帅;后冷战时期中—美—东盟的安全三边关系探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辉;浅析中国的“战略对话”[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2 沈逸;;网络安全与中美安全关系中的非传统因素[J];国际论坛;2010年04期
3 周方银;;中国的世界秩序理念与国际责任[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4 周方银;;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J];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5 吴心伯;;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6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J];当代亚太;2012年06期
7 狄娟娟;;试论中美国家网络信息政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0期
8 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年03期
9 倪世雄;赵曙光;;结构性互动:中美关系60年[J];美国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10 彭前生;;刍论网络政治风险[J];前沿;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恬 温宪 张e
本文编号:390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90544.html